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基本养老金预发表,我感觉:绝大多数退休人员不会明白表中的那些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所以,我想根据我的理解,逐一详细说说这些数据的计算过程。欢迎精于此道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请看下图表:

一、预发表中,退休人员理解相关数据的难和易
1、最容易理解的数据
人员基本信息中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公民身份号码等信息是很容易理解的。这些数据对于养老金的计算也是必要的。
开户银行信息中的开户户名、开户银行、银行网点、银行账号等信息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这些信息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核定没有一点关系,且容易泄露退休人员的财务信息,纯属添足。
2、最不容易理解的数据
待遇信息栏中,退休人员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指数、级别档次(薪级)指数、退休补贴指数、缴费年限系数、视同缴费指数、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等,是退休人员最难理解的数据。
这几个参数,退休人员单位中的人事管理人员和会计,也几乎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它们的计算过程。
即便是人社局的工作人员,除了极少数负责具体工作的中层领导,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说出这几个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3、退休人员通过努力可以弄明白的数据
待遇信息栏中的退休类型、人员类别、退休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退休时工资档次、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累计缴费月数;计算标准栏中的月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合计等数据,退休人员通过查询网上的资料,通过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实际,也许可以自己计算出来。
二、退休人员待遇信息和计算标准的详细计算
1、视同缴费月数
=(开始缴费年-参加工作年)×每年月数+开始缴费月-参加工作月
=(2014-1984)×12+10-9
=30×12+10-9
=361个月
2、实际缴费月数
=(退休年-开始缴费年)×每年月数+退休月-开始缴费月+始、终均占的1个月
=(2024-2014)×12+10-10+1
=10×12+10-10+1
=121个月
3、累计缴费月数
=(退休年-参加工作年)×每年月数+退休月-参加工作月+始、终均占的1个月
=(2024-1984)×12+10-9+1
=40×12+10-9+1
=482个月
4、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指数
0.899是本退休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副高六级的指数,这是在当地人社厅制订的视同缴费指数表中查出来的,下同。
5、级别档次(薪级)指数
0.380是本退休人员专业技术薪级39级的指数。
6、退休补贴指数
0.890是本退休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副高六级对应2014年9月前当地退休补贴标准的指数。
7、缴费年限系数
1.066是本退休人员累计缴费年限40年零2个月对应的系数。
这个系数只按缴费年限的整数年取值,详见下图表:
这个系数用于视同缴费指数的修正,且作除数。所以缴费年限越长,系数越大,对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越不利。详见后面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

8、视同缴费指数
现在,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不是从视同缴费指数表中查出来后直接相加得到的。而是相加后,再用一个修正公式进行修正后得到的:
视同缴费指数
=((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指数+级别档次(薪级)指数+退休补贴指数)÷缴费年限系数-0.277)×修正率
=((0.899+0.38+0.89)÷1.066-0.277)×1
=(2.169÷1.066-0.277)×1
≈1.757709
≈1.758
这里修正率1,是暂用的预估数据,所以是预发养老金。
9、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这个数据1.626,是根据本人历年的缴费基数,分别除以省上年平均工资,再相加取和求平均得到的。
由于我没有这位退休人员的历年缴费基数,这个数据我没办法给大家展示详细的计算过程。
10、平均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
=(1.758×(361÷12)+1.626×(121÷12))÷(482÷12)
=(1.758×30.08+1.626×10.08)÷40.17
=(52.88064+16.39008)÷40.17
=69.27072÷40.17
≈1.7244391
≈1.724
11、个人账户储存额
107232.45元,是本人历年缴费基数,分别加上国家公布的计账利率,计算而出的。
12、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比例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合计
=771.46÷9564.03
≈0.080662649
≈0.0807
13、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退休人员退休时年龄60周岁,计发月数为139月,其他退休年龄的计发月数,请见国发〔2015〕2号文件所示的下图表:

14、月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
7122元,这是河北省2023年的计发基数,正因为用的是2023年的计发基数,所以是预发养老金。
15、基础养老金
=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每满1年发给比例
=7122×(1+1.724)÷2×40.17×1%
=7122×1.362×40.17×1%
=3896.5558788
≈3896.56元
这里,累计缴费年限40.17年≈482个月÷12
16、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107232.45÷139
≈771.45647
≈771.46元
17、过渡性养老金
=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7122×1.758×30.08×1.3%
≈4896.0069
≈4896.01元
这里,视同缴费年限30.08年≈361个月÷12
18、基本养老金合计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3896.56+771.46+4896.01
=9564.03元。

三、总结
1、河北省的视同缴费指数,需要用特殊的计算公式进行调节修正,这与其他省市不同。
2、河北省的预发表,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实际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退休人员本人不容易理解这些数据。只能被动接受。
3、河北省的这张预发表,有很大篇幅的空间被空置、被与养老金计算无用的内容占用,需要进一步改进。
读者朋友们对此有何看法,敬请您留言指教。感谢您的阅读。以后如有可能,我将试着做一张表供朋友们参考,看看能不能把朋友们关注的数据都展现在预发表上?请您关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