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若赵国撤兵究竟是否可行?

瑶琴姑娘说历史 2024-04-11 16:57:10

长平之战中若赵国撤兵究竟是否可行?今日,就让我们来深入探析一下此问题。

在那个风云变幻、激荡起伏的时代,天下趋于一统的态势已初步显露。各诸侯国相互割据,战事频繁,百姓们无不渴望安宁稳定。而长平之战,恰好是这一历史进程里的关键节点。

赵国,身为战国七雄其中之一,就国情来考量,长平之战的胜负结果,直接和赵国的领土、资源以及国际地位相互挂钩。撤退之举,意味着或许会丢失大片的疆土以及宝贵的资源,国家的发展也将陷入困局。

不仅如此,长平的地理位置更是至关重要。长平所在的长治盆地,于彼时被称作上党郡,其地域划分为南北两部:北边为赵国所属,地势广袤平坦,交通枢纽屯留乃是连接赵国晋阳与国都邯郸的重要关键之处;南边属于韩国,而长平恰好处于此地,这里山峦重叠、地势崎岖,具备易守难攻的特性,其战略意义极为关键重大。在如此的情形之下,倘若秦国占据了长平,那么主动权便会紧握在秦国手中。进,可以长驱直入赵国之地;退则可派遣少量兵力守住赵国,先剿灭其他的国家,再逐步蚕食赵国。

资源消耗同样是赵国难以撤兵的棘手难题。为守住长平,赵国将众多人力投入战争,致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物资储备也迅速被消耗殆尽,经济负担异常沉重。如若此时赵国决定撤兵,那么先前投入的资源便会白白耗费掉,这无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并且,守长平的四十五万大军倘若撤退回去,不仅会遭受国内的舆论,或许也会面临无粮可食的状况。所以,在他们看来,倒不如拼死一搏,只要能拖延至秦军无法北上,这一仗就是胜利。

同样,秦国也是如此,秦国投入大量资源,企图迅速吞并赵国,而赵国也在竭尽全力地消耗秦国的国力。这就如同在激烈的赌局中,不断加码的赌徒一般,两边都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而长平之战已然到了两边决战的临界点。

最终,战况惨烈至极,可谓前所未有。。秦军伤亡人数大致在 25 万到 30 万之间,而赵军的伤亡人数更是达到了 40 万以上。此战役结束后,秦国意欲强行北上,然而秦军中缺失了战神白起,最终赵国、魏国和楚国三国联军得以成功击败秦国,并收复了大片失地。所以长平之战间接性地致使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被延缓了 36 年。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于长平之战中赵国撤兵是否可行,已经有了答案。

1 阅读:73
瑶琴姑娘说历史

瑶琴姑娘说历史

阅读历史是最具极高性价比的获取阅历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