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横跨几条旱沟的“木桥”,是由一两块棺材板并排架起的。
这些棺材板腐烂程度不一,是开棺起骨入瓮之后丢弃的废材。当地农民不觉得“废”,全部拾掇用来架“桥”。
乡镇企业刚刚起步的那些年,我住在乡政府分配的宿舍里。
宿舍背靠着山,山不大,也不高,坡度平缓,一坨一坨的山岗蜿蜒无尽。
当时,改革开放伊始,从“以粮为纲”桎梏解脱的农民,家家户户在承包的山上,种植经济作物,把山坡砍成一片光裸,整成红壤梯田。
梯田上种植的,尽是油茶和柑橘,刚刚长成一米多高。一坎坎梯田环状地直绕山顶,仿佛天梯欲将小树抬向云中。
一年夏天的休息日,太阳快落山之际,百无聊赖中,沿着山路,登上“梯田”山。
爬到半山腰,看见两个老农,坐在山路边休息。他们的“坐凳”,就是搁在石砌台子上的棺材板。
老农看了看我,拍了拍棺材板上,邀请我坐下。微微拱形的木板表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朽烂的痕迹。
在冰冷的棺材板上坐下,我才惊觉:我们的身后,就是两个荒草半掩的洞墓。
想起古代有一个士人,做了一口棺材,取名为“休息庵”。每当酒酣大醉,他就以棺为床,说是一旦醉死,不必烦人再扛尸入棺了。
忽然觉得两个老农,颇有士人般的达观性情。
我递给老农香烟,点燃,不着边际地聊起天来。
我左顾右盼,发现半山腰上,到处都是有瓮或无瓮的洞墓;一群形似蚊子的黑色虫子,好像是从墓洞里蹿出的,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放肆地落在脸上、脖子和脚踝上,猖狂得很。
我时不时拍打黑虫子,两个老农若无其事,挥手赶去。
一直到太阳完全落山,山坡一抹昏黑,我和两位老农,仍然坐在洞墓前,天南地北地闲聊。
我们抽光了三包卷烟。
现在想来,这次谈叙,就是平生唯一的一场“渔樵闲话”。
晚风像无数黑虫似的,从我们三人耳畔呼啸而过;洞墓前,风吹草动,仿佛什么东西在交头接耳,分明是说给我听的。
当时并不害怕,反而觉出一种异感:不设防的墓穴里,不时有逝者的灵魂,化为黑色虫子,幽然逸出,跟我们聊上个把小时。
可惜,我们的嗓门太大,淹没了逝者幽微的呢喃。
死者的话语远比生者来得有趣。
我们的聊天内容,成了记忆里阅后即焚的东西。可是,那种无以言状的闲谈氤氲,却始终萦绕着我,足够我品味一辈子。
究竟是什么感觉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我一直渴望再现这一味氤氲。
现在,再没有这种意味的闲聊了。只剩下记忆里,墓洞黑虫飞来飞去,旁听插嘴我们的渔樵闲话。
回到宿舍门前,邻居家的黑白电视里,开始播放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次日一大早,邻居大婶问:你昨天傍晚去棺材岭干么?
为什么叫棺材岭?
她说:当地人都这样叫。
我想,大概是因为棺材“板桥”之故,或者原来就是一座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