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现在的孩子最缺什么?

追美剧学英文 2024-01-22 14:09:55

缺玩伴,缺和同伴一起自由玩耍的时间。

记得小时候,上学放学,我都是和同学一起结伴走路回家,聊聊闲事,说说趣事。

几十年前,我家就有电视了,但是却用一个电视柜锁起来。于是,每每下午放学做完作业,我还能偷偷跑去同学家看电视。

小时候,我上的是村小,学校就在村里的一个小山坡上,每年春天,漫山遍野开满了野花,我会和同学一起去采野花,编花环。

夏天,我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去河里捞田螺,赚了零花钱,就和好朋友一起去镇上的相馆拍合照。

小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是散养的,有一群玩伴一起渡过大把的自由玩耍时光,我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其实小时候,我也有学业的压力,甚至比起城里的孩子,我的学习压力是更重的。因为,我们家自古就有上中学,就要上市里的重点中学才算OK的执念。但是,我却不认为那是要抗拒或者是讨厌的事情,大概已经内化成内在的学习动力了,已经有自我驱动力了。

而这丝毫不影响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我们依然会大中午顶着烈日步行半个小时去镇上的集市溜达一圈。那时候,大人也管得宽,或者说基本不怎么管,学业和玩耍全在我的掌控之中,都由我说了算哈!

而现在的孩子呢?

就在今年寒假接近尾声时,我带着兄弟俩离开娘家,车还没开到高速路上,弟媳就打来电话,她的两个孩子在家里嚎啕大哭,问为啥哭,因为舍不得我们家两个孩子。

弟媳对孩子的学业抓得很紧,她说没办法,这个城市太卷了,大家都在狠抓孩子的学习。她的孩子现在在班上的排名只是中等水平,她要是再不盯紧的话,孩子可能就落到末尾去了。她说寒暑假正是弯道超车的好时候。

不过,在我看来,每年的寒暑假正是我们家几个小字辈难得的快乐时光。没有了繁重的课业压力,每天不用早早起床,不用上学,不用做特别多的作业。他们可以一起侃大山,一起压马路,一起去游泳,一起看电影,一起玩玩具,一起去旅游,甚至一起打牌、一起玩游戏…一起度过短暂的快乐时光。

一起走一段难走的路

他们也会吵架,但是过一会儿又和好如初。这也是他们学习如何把握社交尺度。他们也会因为玩游戏输了而赌气难过,但待会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过来,重新和小伙伴玩到一起,这是他们学习如何接受游戏规则。他们也会在一起面对困境时,苦中做乐,而不是怨天尤人,这是他们在学习如何共同面对困难,有难同当。他们也会争抢有限的玩具资源,但是过一会儿又协调好资源,这是他们在学习如何分享。

几个小朋友围观一本有趣的书

一起肚子饿得嗷嗷叫,坐等吃食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求位于第三名,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前提下,社交需求是孩子需要满足的第三个需求,甚至要比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更加迫切和渴望。这是因为:

在管理心理学中,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社交需要就成为人们的强烈动机。希望和人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有所归属,成为群体的一员,这就是人的归属感。

暴风雨天停电了,借着路灯吃饭,和玩游戏

社交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才会继续向上索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才会有动力和足够的能量去向上弹跳,去争取如何满足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遗憾的是:现在,孩子的社交需求似乎总被弱化或者错误指引。甚至有些人可能会教导孩子带有功利心的社交方向: 比如要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要跟掌握较多资源的孩子交往,不要跟可能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的孩子交往。

其实,尚且年幼的孩子之间的相处是不带有功利心的,他们纯粹就是因为玩得来,玩得开心,才会玩到一起,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才是刻骨铭心的。

一起游泳

或许,很多年过去后,他们还会想起这段无忧无虑地畅快玩耍的时光,嘴角上扬,内心温暖。

0 阅读:0

追美剧学英文

简介:昔日的老师演绎成圣洁的荷,一年四季,袅袅娜娜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