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稳国安”,这句代表了粮食安全,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不允许有任何的疏忽。
这种压力主要源于人口和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粮食的需求量巨大,可耕地资源相对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部分地区由于生产不足,需要依赖外部进口,来满足民众的需求,粮食供需的不平衡,成为了我国经济进步道路上的潜在风险,牵涉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稳定。
01中国粮食安全的挑战
2020年的时候,美国对我国发起的经济封锁,当时不光是涉及高科技领域,也波及到了农业领域,给我可能敲响了警钟。
依赖外部供应的粮食,在一些关键的时刻可能会受到外部的制约,所以实现粮食自主,确保粮食供应的主动权,成为我国必须积极推进的一项战略任务。
扩大耕地面积显然已不现实,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也面临着瓶颈,所以开发利用新的土地资源,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拥有大量的盐碱地,总面积高达9913万公顷,相当于14亿个标准足球场,这些土地由于盐碱含量过高,传统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要是能发现一种可以在盐碱地生长的粮食作物,并在这类土地上大量种植,那将为我国粮食安全,开辟新的可能。
也就是在这时,海水稻的发现为安全问题带来了一线希望,海水稻并不是指生长在海水中的稻米,而是可以在盐碱土地上,生长的特殊品种。
海水稻的成功培育,可以有效利用原本荒废的盐碱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02海水稻的起源发展
1986 年,年轻的陈日胜随导师罗文教授考察红树林时,偶然邂逅一种前所未有的植物。
植物生长在海边滩涂的芦苇地里,外形像芦苇,却结着红色的稻穗,好奇心驱使着他采集了522粒种子,开始了他的海水稻培育。
他一开始的育种工作充满了艰辛,为了保护幼苗不被牛吃掉,他特意搭建了网子,却没想到海里的鱼也来“偷吃”种子。
大部分种子都被鱼吃掉了,只剩下少数种子幸存下来,正是这些幸存的种子,成为了日后海水稻86的祖先。
为了专注海水稻的研究,他舍弃了工作,租下了大海边的13.3公顷滩涂,开始了独自承担种植、选种、灌溉、施肥等所有农活的生涯。
就像一位选美评委一样,从400株中选出51株,再从51株中选出15个优良株系,才确定了优良的单株。
研究的时候,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他,能够维持研究,他只能通过倒卖胡椒、蔗糖,甚至种树养鱼,来筹集资金。
“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虽艰苦却也是他对研究的执着热爱,2011年,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家北京公司为他提供了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机构,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最引人注目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加入。
袁隆平院士对他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这是继杂交水稻之后,稻米界又一里程碑式的革新,他带领团队与陈日胜合作,共同推进海水稻的改良和推广工作。
03海水稻的优势和不足
能够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地上,正常的生长,这让原本无法利用的地资源得以开发,从而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
海水稻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相比于普通水稻,其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性更低,可以降低种植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具有抗癌作用的硒元素,营养价值甚至高于普通水稻,种植对淡水资源的消耗较少,主要依靠海水灌溉,这在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海水稻的口感不如普通稻米,较为粗糙缺乏香甜,影响了它市场的接受度,大多数消费者更偏爱口感上乘的普通大米。
由于种子的价格较高,种植技术较为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种植成本高于普通的水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广种植。
企业可以加大对它产业的投入,开发海它的深加工产品,拓展市场销路,产业发展局限于粮食生产,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
秸秆可以用来制作饲料、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种植还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促进生态恢复。
国际合作也是推动海水稻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海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共同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成功对我国意义重大,也为全球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的成长轨迹,见证了我国科学家们的不懈追求。
科技的进步,海水稻将会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它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持续农业发展的推动。
它代表的是一个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更是人类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新范例。
信源:中国青年网2021年1月3日,关于海水稻是怎么培育出来的?米饭味道是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