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李令君登君山二首》书法艺术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笔特点
- 露锋起笔与中锋行笔:起笔多采用露锋,或露藏兼之,行笔过程中以中锋为主,使得笔画筋骨血肉匀当,笔力劲健且富有质感,如“烟消碧落天无际”中的“烟”“消”等字,起笔轻盈,行笔稳健。
- 方圆兼用的转折:转折处方圆兼用,富有变化。在书写过程中,根据字的结构和气势需要,灵活运用方圆之笔,使笔画既具有圆润流畅的美感,又不失方折刚劲的力度,如“双岛东来抱阁斜”的“阁”字转折处。
结字特征
- 平正稳健与寓险于平:整体结字稳健,绝无大起大落的左欹右侧,但在平正中又通过阔白、开张、上提、错位等方法,经营好内部空白,使得结字活泼,富有动势,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如“江湖空有庙廊忧”一句,每个字都端庄平稳,但字内空间的处理又充满变化。
- 字带画意:常常将山水兰竹的画法参入笔画,或穿插萦带,或枝叶相叠,画意横生。如“扁舟便拟寻真去”中的“扁舟”二字,笔画形态仿佛让人看到了江上的扁舟,极具画面感。
章法布局
- 疏朗开阔:作品从高处落墨,以远处养势,整体布局疏而不散,旷而不空,给人一种开阔舒畅的视觉感受,使观赏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在的艺术氛围。
- 气势连贯: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字与字之间疏密错落有致、轻重大小相间,随着笔法和墨色的变化,上下左右映带,笔断意连,形成了连贯的气势,如“云白江清水映霞,乱帆西面浮空下”两句,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气脉贯通。
风格韵味
- 平和典雅:文徵明心性谨严认真,坚守儒家中和温柔的审美风范,这使得他的书法风格一贯平和典雅,《李令君登君山二首》也不例外,给人一种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的感觉。
- 富有书卷气:文徵明饱读诗书,文化底蕴深厚,其作品中透露出浓郁的书卷气。在《李令君登君山二首》中,这种书卷气通过书法与诗歌内容的完美结合得以体现,让人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3ac362036395afd864d2094b0350ca.jpg)
【1】同江阴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浮远堂前烂漫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c8dfc2cdf6f98d3afd79474024454b.jpg)
【2】使君飞盖作遨头。烟消碧落天无际,波涌黄金日正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11c09622e4731bb40d9f6a7202568e.jpg)
【3】禽鸟不知宾客乐,江湖空有庙廊忧。白鸥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17461d7d6601d5ed995fd676bf9da5.jpg)
【4】去青山暮,我欲披縰踏钓舟。云白江清水映霞,
{-夕阳栏槛见天涯。乱帆西面浮空下,双岛东来抱阁斜。万顷胸中云梦泽,一痕掌上海安沙。扁舟便拟寻真去,春浅桃源未有花。承示和二岛之作,感荷,拙章不敢自隐,辄往一笑。徵明顿首上禄之选部侍史,小扇拙图引意。四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