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喜欢自由行的旅行达人,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各地自由行攻略,旅行万岁!
什么叫做“万国建筑博览会”,意思就是某一个城市的建筑均由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风格建成,不同风格各异的各式建筑,宛如建筑界的博览会一般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非常具有特点。

很多热爱旅游的人都喜欢去一些有异国情调的城市去旅游,这些“万国建筑”深深地吸引着众多旅行者。在这里,能发现历史的沉淀,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印记;也能近距离感受近代史上,西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今天我们来游览中国的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都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也都有声名显赫的、设计典雅的西方宗教教堂。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喜欢的朋友请收藏,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1、天津的“万国建筑”①、五大道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马场道与西康路交叉口北侧
五大道是天津市市中心的著名景点,为什么叫做“五大道”呢?原来它是由南向北并列的五条路组成,分别为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
在这五条道路上,座落着2000多座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建成的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花园式建筑,是目前全国保留最完整的欧式建筑群之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等风格,还有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折衷主义式、巴洛克式、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300多栋。
②、意式风情区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与五经路交叉口西北角
天津的意式风情区由河北区的五经路、博爱道、胜利路、建国道合围而成的四方形区域。天津当年曾经有9个国家的租界,这里最早是当年意大利的租界,也是意大利在国外唯一的租界,由200多栋意式建筑组成。很多名人曾经在意式风情区内居住过,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王卓然等多处中国名人故居。
街区内建有“马可波罗广场”,占地2200平方米,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和平女神”雕像,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租界区内功能齐全,不但有大量住宅,还建有领事馆、兵营、学校、医院、教堂、花园、球场、菜市场和消防队等。
③、西开教堂

地址:位于天津和平区西宁道9号
西开教堂,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后因其所处地区又称为西开教堂和老西开教堂。西开教堂是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是天津市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
西开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罗曼式,有三个并列的绿色穹顶,高达45米,每座穹顶上有一个青铜十字架。教堂大门采用拱门形式,用白色大理石砌出一个拱卷,最里层为木制大门,门口有四圣徒像。整个建筑面积达1891.9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
2、上海的“万国建筑”①、外滩

地址: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
上海外滩的这一段约1.5公里,是整个外滩欧式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错落有致的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汇聚了自1843年至1937年间西方最流行的建筑式样。这些具有古典风格的著名建筑均出自当年不同的著名设计师之手。
整个外滩建筑群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1843~1855年的初创期,1855~1908年的发展期,1909~1937年的繁盛期。由最早的两层建筑为主,逐步发展到三层、以及后来“现代主义”的高层建筑。

亚细亚大楼。折衷主义建筑,罗马石拱券门和巴洛克双柱式支撑是其特色,该楼建于1916年。
中山东一路2号,解放前是上海英商总会,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仿效的是英法古典主义的风格。
中山东一路12号,这栋楼属于新希腊式建筑,建于1923年。其内的壁画美奂美仑,描绘了20世纪初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家分号所在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和守护神。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建于1927年,它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优点,曾经是上海的代表建筑。
中山东一路19号,大名鼎鼎的和平饭店。1906年建造,开业于1929年。萧伯纳、卓别林、伊丽莎白女王、克林顿等都曾下榻过这两家饭店。
②、徐家汇天主堂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
徐家汇天主教堂全名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教座于1904年动工,1910年建成。整幢建筑共建有五层。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徐家汇天主教堂被称为上海的“ 梵蒂冈”。
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设计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建筑的东侧为正面,两侧有哥德式钟楼。高79米,宽28米,结构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青岛的“万国建筑”①、八大关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汇泉角景区北部
青岛的八大关建筑群,是指青岛市市南区的太平山以南,包括整个八大关区域和太平角的整片区域里的各式建筑。因有十条中国长城关隘命名的马路而得名“八大关”。兴建于上世纪30年代,那个年代大量资本涌进青岛,各个国家的政要、名流、资本家纷纷在这里建造高档居所,这里被列为“特别规定建筑区”,被建成了各式风格的别墅。
八大关现有历史建筑300余栋,总建筑面积约70余公顷。汇聚了众多的各国建筑风格,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八大关”所指的八条路即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现已增为十条路,另两条为武胜关路、山海关路)。这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
蒋介石的官邸就是花石楼,因其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是欧洲古城堡式风格,有古罗马哥特建筑的遗风,室内有巴洛克、洛克克的痕迹,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

公主楼位于居庸关路10号 ,它是一座典型的丹麦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据说在1929年,丹麦的王子在青岛游览观光。深深喜欢上了八大关,遂委托丹麦领事在八大关按照安徒生童话中的意境设计了这座丹麦古典式建筑,准备送给丹麦公主。虽然丹麦公主最终没有来青岛,但“公主楼”却永久的留了下来。
八大关还是中国最大的婚礼摄影中心之一。几乎每天都有数十对新婚夫妇在八大关的的海边、和八大关的绿地上留影。尤其到了春季,拍摄婚纱摄影、情侣写真的更是接踵而来,一片幸福的美景。
②、中山路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栈桥景区北部
青岛中山路始建于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是曾经在全国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齐名的老青岛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接栈桥,北接大窑沟,长约1500米。德国占领青岛以前,这里只有一两个很小的村庄。德国占领青岛后,把这里分为两个区域,南端叫做“青岛区”,主要住着欧美人;北端叫做“鲍岛区”,主要居住华人。
这里的欧式建筑群充分提现了当年中山路的繁华,中山路上的银行建筑群是当年这里成为金融街的重要砝码。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山左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等众多著名的银行均在这里建造银行,并且统一地保持了一致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各个商行纷纷在青岛“落足”,中山路以及周边大片区域,逐渐的形成了设计风格鲜明的欧式建筑群。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青岛人大多是唱着这首童谣长大的。青岛的中山路在青岛人心里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
③、青岛天主教堂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浙江路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大教堂”,于1932年破土动工,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1934年10月建成,历时两年半多。青岛的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青岛天主教堂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1.54平方米。庄严的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身高56米。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大堂内的大厅高18米,非常的宽敞明亮,顶棚上吊有七个大吊灯,设有祭台与圣像壁画,庄严肃穆、大气美观。整个大厅可容纳教徒1000多人,
4、厦门的“万国建筑”①、鼓浪屿

地址:厦门市的九龙江出海口的海岛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因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上个世纪初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这里则成了他们首选的居住和发展地点。
大量的国外的领事馆也在此兴建,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美国领事馆等各国领事馆均在此地修建驻地。各地的华侨名人也喜欢在鼓浪屿修建豪宅,如番婆楼、杨家园、八卦楼、林屋、观海别墅、金瓜楼等,均为著名的华侨所建。这一千多栋中国风格的别墅,与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在一起交相辉映,因此鼓浪屿被称为“万国建筑的汇集之地”。
②、新街礼拜堂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台光街29号
新街礼拜堂又名为“中华第一圣堂”,是中国的第一座基督教堂,始建于1848年,是我国较早供华人使用的基督教堂。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2年美国的教会派牧师到厦门传教,于1848至1849年在新街仔建成一座砖木结构的礼拜堂,占地面积约860平方米,可容纳350-400人礼拜。1930年,因教堂屋顶坍塌,于1933年将其拆除重建,1935年竣工。
教堂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礼拜堂主楼面宽16米,进深23.70米。是由上海著名设计师设计的一座仿西腊的西式建筑,砖石结构。招募国内著名工匠,历时两年,共耗资32000多两白银建成。六根白色石柱支撑三角形的屋顶,墙上镶嵌一块椭圆形大理石匾,上面镌刻着鎏金的文字:“敬拜真神/大主宰之堂/AD1848”。楼顶上建有钟楼,钟楼上矗立着红色十字架。殿堂前廊的墙上镶嵌有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赠送的石匾“中华第一圣堂”和“耶和华驻驆之所”。
上面这四处全国著名的欧式建筑群,都被称作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些建筑群所展现的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同时,中西文化在那个年代也开始产生交融,西方先进的理念和独特得文化,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你喜欢这几个“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城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