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到1976(简版-01):斯大林来电,建议我们与民国政府和谈

百科阅览 2024-11-22 11:08:03

1949年元旦前后,我们迎来了与国民党的大决战。

辽沈战役歼敌47万,平津战役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淮海战役歼敌55.5万人,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呈摧枯拉朽之势。

但蒋介石并不甘心,他依仗着背后有美国的支持,还想妄图利用和谈苟延残喘,图谋伺机翻盘。

1949年1月10日,老人家收到斯大林的电报,他建议我们与民国政府进行和谈。

划江而治是以长江为界,北方由共产党管辖,南方由国民党统治,即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两个政权,类似朝鲜和越南。

斯大林为什么会提出这番建议?因为他对我们并不信任,即使我们现在胜利了,也是铁托式的胜利。

什么是铁托式的胜利?

铁托是南斯拉夫共产主义战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南斯拉夫组织人民游击队,在德国战败无条件投降时,取得了国家独立。

因此铁托式的胜利被视为机会主义胜利,这就是当时斯大林对我们的看法,他并不看好我们。除此之外,斯大林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做了这样的定义: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领导,工人阶级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由破产的农民演变成产业工人,由此才能形成工人阶级。

在他看来,没有资本主义就无法诞生工人阶级,因此我们要先经历资本主义社会。

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进入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社会化大生产,也没有工业基础,更没有多少工业品的生产。

因此斯大林认为,中国实际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的领导即共产党。

在斯大林眼里,老人家领导的部队,无论是井冈山革命时期的红军,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都是一群在山沟沟里打仗的农民。

他认为部队的主要力量来自农民,而不是工人;主战场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当地的地主老财,而不是资本家。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我们的渡江战役的胜利之后,苏联大使馆跟随国民党一直退到广州。相比支持我们而言,苏联更愿意支持国民党。

如果说这是对公而言,斯大林有这番考虑,那么对私而言,斯大林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这是出于对苏联自身利益考虑。

今天回看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几个问题:

一、国家和民族利益与信仰和阵营无关,不会因为同是一种政党,同是一种信仰而放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这也是后来中苏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斯大林对中国有忌惮之心,他担心未来中国会强大,而后来中国的发展证实其顾虑。

三、分裂是阻止一个国家崛起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国掌控其他国家的有效手段,这在邻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南北朝鲜、南北越南,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

想要了解详细历史,欢迎关注《从1949到1976》系列内容。

0 阅读:5

百科阅览

简介: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