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军方完成了一项重大军事技术集成,将AGM-158C型远程隐身反舰导弹成功整合到F-35B隐身战斗机上。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美国媒体,不少人声称F-35即将摇身一变成为“航母杀手”,而他们所针对的目标,正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然而,事实真如此吗?F-35挂载AGM-158C后,真能对中国航母编队造成致命威胁?还是这一说法名不副实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
AGM-158C是一款亚音速巡航导弹,它的射程介于320至555公里之间,美国还在持续研发射程更远,可达1600公里的改进型号。这款导弹凭借独特的隐身设计、先进的多模式传感器以及“发射后不管”的特性,被美军视为反舰作战的利器。
但F-35若要搭载AGM-158C,却面临一个棘手问题。由于AGM-158C尺寸较大,F-35的内置弹舱无法容纳,只能采用外挂的“野兽模式”。可这样一来,F-35就牺牲了自身最为关键的隐身性能,完全暴露在中国远程反隐身作战体系的侦察范围之中。
近年来,中国海军发展迅猛,航母编队构建起了极为完善的多层次防空网络。055型万吨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作为中坚力量,搭配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红旗-9B防空导弹。一旦F-35外挂导弹,其雷达反射截面会急剧增大,可能在数百公里外就被中国的防空系统锁定。更何况,中国还有歼-35隐身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它们能够提前发现来袭目标,并引导拦截力量进行有效防御。美军战机若想冒险进入射程发射导弹,很可能还未完成攻击任务,就已被中国防空网“捕获”。
AGM-158C速度劣势AGM-158C虽具备不错的隐身能力和自主目标识别功能,但其亚音速飞行速度,大约0.8马赫,成为了难以弥补的硬伤。面对中国航母编队严密的多层防御体系,包括近防炮、干扰系统以及舰载战斗机的拦截,这种速度的导弹除非以压倒性数量发起饱和攻击,否则很难突破防线。然而,就美国海军目前的部署情况来看,单次出动的F-35数量有限,所携带的导弹总数远远达不到“饱和”攻击的要求。
中国反舰体系优势反观中国的反舰体系,其杀伤力令人惊叹。歼-35隐身战机能够外挂超音速反舰导弹,更为厉害的是,仅需为055驱逐舰上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提供目标指示,就能在美军航母编队的防区外发起致命打击。高超音速武器凭借其极快的速度和不可预测的弹道,使得美军引以为傲的“宙斯盾”系统和“标准-6”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大幅降低。也就是说,中国仅需一次精准打击,就能让美军航母编队遭受重创,而F-35挂载的AGM-158C却很难突破中国的防御网络。
美军战略考量美军如此急切地想将F-35打造成“航母杀手”,背后更多的是战略层面的考量。随着中国海军航母部队的不断壮大,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优势受到了挑战。F-35整合AGM-158C,一方面扩展了海军F-35B和F-35C的任务范围,另一方面也补充了空军B-1B轰炸机和F/A-18E/F战斗机的反舰能力。然而,美国却忽略了,中国的反舰体系早已从单一武器发展成为“侦察-指示-打击”的完整杀伤链,无论是效率还是威力,都远超美军的设想。
综上所述,F-35挂载AGM-158C对中国航母编队虽有一定威胁,但远远称不上“航母杀手”。其隐身导弹或许能给中国防空系统带来一些压力,可面对中国多层次、高强度的拦截网络,成功突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反,中国歼-35与055上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组合,却能在1500公里外对美军航母编队构成致命威胁,且这种打击方式几乎让美军难以防御。美国媒体所鼓吹的“航母杀手”标签,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宣传手段,真正的“航母杀手”,或许早已在中国手中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