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山,巍峨耸立,我们无法测量它的长度,只好追求它的高度;
生命是海,海纳百川,不管狂风暴雨还是惊涛骇浪,心海永远平静;
生命是路,一步一路走向未来,不历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命真有趣,但要由你创造。
生命唯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唯有积极向上,才能写出千古绝唱。
苏轼一生有三次被贬,但他依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为国,造福一方,随遇而安,积极向上。在逆境中升华人生境界,活成了千百年来最可爱的人!
苏轼第一次被贬黄州,黄州是一个穷苦的小镇,僻陋多雨,气候不好。 任何人被发配到这样一个地方,心情都好不到哪里去。 只有苏轼例外,他用一首《初到黄州》来回答: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在与友人出游之时,遇到风雨,苏轼淡然而行,写下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生活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可那些打不垮你的,终将使你变得强大。哪怕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至少可以超越自己的心。
苏轼第二次被贬惠州,但他在职期间,改良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当黄河决口,洪水呼啸而来之时,苏轼就站在城墙上,手拿工具、脚穿草履,与军民一道筑堤抢险。
他彻夜巡查险情,屡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在洪峰到来之前,筑起一道千丈长堤。
徐州保住了,百姓将这道“救命堤”称作苏堤,感念苏轼的善举。
在惠州,苏轼因为喜欢荔枝,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有诗为证《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第三次被贬儋州,一个比惠州环境还要糟糕的地方,但他开办学堂,培养出岛上第一位举人和进士。
在被贬的日子里,侍妾柔奴不离不弃,相知相守,苏轼问她岭南风土应该不是太好吧,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深受触动,写下诗句: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林清玄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如果多愁善感,如果怨天尤人,生命岂不是死气沉沉,毫无乐趣可言。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荡气回肠。
李白虽怀才不遇,但豪情奔涌,写下《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教书育人;他一生为印度的民族运动解放而奋斗,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如《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飞鸟集》里面写到: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园丁集》里面写到:
你留下火焰般回忆,留我在记忆的孤灯里。
有的人在白天流涌着眼泪,有的人把眼泪藏在幽深的黑暗里。
《吉檀迦利》里面写到:
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 。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他们伟大得多,你让我自由。
邓小平三落三起,他用等待、忍耐和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生命的磨难,他曾历经解放战争、“四人帮”、“文化大革命”、高考恢复、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等重大事件,他一生都在改革和探索,用他的话说,“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开辟了一个时代,创造了历史,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赢得了从未有过的青春。
不管生命是什么,我们总要为他填上有趣的色彩。
贝多芬的耳朵在晚年失聪了,一个音乐家听不到一丝儿声音,该是多么残酷,但是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了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
陶渊明面对生活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
谭嗣同为理想而献身,“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快乐的人在荒原,依然有发自内心的璀璨笑容;忧郁的人在沃野,也可能愁容满面。 决定我们人生的,从来都是心态。
当你坦然面对命运加诸的苦难,当在苦难中努力寻找治愈的光亮,那么,身在何处,都如在乐原。
热爱生命,方能发现生命的有趣,热情拥抱生命,热情创造,就能发现生命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