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贾元春:昙花一现,刹那芳华

子靖观察 2023-02-02 11:47:42

什么花具有刹那繁华、转瞬即逝?

想必只有昙花可以做到吧!

昙花

昙花难得开花,花夜开,晨即萎谢,所以“昙花一现”这句成语,是用来形容事物一出现就很快的消失。

谈起《红楼梦》,我觉得贾元春也许就属于昙花一现,刹那芳华。

贾元春

她是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自幼由贾母教养。

身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省亲别墅《大观园》

后来,承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在荣国府和宁国府中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

贾府之所以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不只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是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就是贾元春。

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贾元春

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里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像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可见,曹雪芹用他那有力的笔触,揭露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于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或许是深渊,她不得不为此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贾母

但是,这一切还不过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荫着贾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家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

脂批点出元妃之死也与贾家之败、黛玉之死一样,“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不过,在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中,这种成为“大过节、大关键”的转折作用并没有加以表现,相反的,续书倒通过元春之死称功颂德一番,说什么因为“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才“多痰”致疾,仿佛她的死也足以显示皇恩浩荡似的。

《红楼梦》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独元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

贾元春

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五回中贾元春的判词: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yuan)。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si)相逢大梦归。

元春既是贾家家族的荣耀,也是政治靠山,高鹗续书的后四十回里,他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也很快获罪被抄家,但以红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认为元春的结局并非如此单纯。

洪昇《长生殿》

从“虎兕相逢大梦归”的判词中,还有脂砚斋在元春点的四出戏的其中一出《乞巧》中批语道:“《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而《长生殿》是清初戏剧作家洪昇创作的戏剧,共二卷。该戏剧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剧本重点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由此,可以判断,元妃应该是死于政治斗争。

《红楼梦》第五回关于十二钗的判词和曲,都不是说她们一段时间里的状态,而是概括她们的整体命运,点明她们的结局。那么就结局而言,迎春确实命最苦,她嫁给“中山狼”孙绍祖以后,很快就被蹂躏死了;但是探春跟惜春都没有死,尽管一个远嫁,一个当了尼姑,总比死了好吧;而元春呢,我们读完这个判词再读与他相关的那个曲子《恨无常》,就知道她后来是很悲惨地死掉了。

猜灯谜

在第二十二回,元宵之夜,元春差人从宫中送出一个灯谜,请大家猜谜赏玩。灯谜诗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贾政猜到谜底后暗忖cun:“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爆竹这个谜底,是否预示着她的惨死呢?继续往下看。

在曲子中有些话也很蹊跷,如说元春的“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倘若贾元春后来死于宫中,对于京城西边的贾府并不算远,“路远山高”、“相寻告”云云,都很难解通的。以或者,元春真的死于一处荒郊野外,也就是说元春死在不但离她的祖籍金陵很远,而且离她平时所居住的凤藻宫也很远,当然离她自己父母所住的荣国府也一样远。

贾元春

不过,有一点,曲中写得比较明确,即写元春以托梦的形式向爹娘哭诉说:“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要亲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为前车之鉴,赶快从官场脱身,避开即将临头的灾祸吗?

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更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ya)的牺牲品。

曹雪芹

这样一来,声称“毫不干涉时世”的曹雪芹,就大胆地揭开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让人们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

贾元春判词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寻相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是小说中贾元春的命运写照。在金陵十二钗中,贾元春仅次于林黛玉和薛宝钗。他的出场次数虽少,但场面很大,很隆重。在《红楼梦》叙事结构中占据首位。他对父母提出的奉劝和忠告以及贾府的未来,时时刻刻放在第一位。

对于贾府的未来,贾元春表现在,其一:他把希望寄予在弟弟宝玉身上,自入宫后,时时传言与父母:对宝玉“千万好生抚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切盼望宝玉能成大器,从而能延续贾府昔日的辉煌。

贾宝玉和贾元春

省亲时他对宝玉身边的姊妹细细品味,感觉宝钗的举止有“贤孝淑德”的一面,因而流露出偏爱之意,在端午节赐礼时,宝钗的礼物与宝玉的相同,而黛玉的礼物却与迎春、探春、惜春的一样。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宝玉自己也说“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姑娘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从亲疏上来说,探春是同父异母的亲妹妹,迎春是堂妹,惜春是族妹。黛玉是姑舅表妹,宝钗呢?则是是姨表妹。在这五个妹妹中,宝钗是最疏远的一个。然而她得的礼物却是和最钟爱的弟弟一样。显然,这是隐含了对宝玉未来婚娶选择的倾向。

你觉得薛宝钗适合贾宝玉?还是林黛玉更适合贾宝玉?单选

薛宝钗

0

林黛玉

3

以上两位都合适

1

以上两位都不合适

0

4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其二,当贾元春看到省亲的排场豪华之极时,他强调太奢靡了,在与贾母、王夫人见面时,她不以皇妃身份而荣,而为幽闭的神宫,导致一家人不得团聚而悲;

在面对恭肃迂腐的父亲时,他强调的是天伦之乐,不愿骨肉分离;

而见到自己的弟弟宝玉后,更是携手揽于怀内,泪雨而下。在经过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后。贾府被抄家的命运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

省亲之后的贾元春虽然跟着皇帝过了一段很美好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贾府的这颗顶梁柱便很快倒塌了,正像秦可卿可怕的预言一样,“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 阅读:15

评论列表

科技阿维吖

科技阿维吖

2023-03-03 18:23

没错说得对

子靖观察

子靖观察

古人云:文以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