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扩军南海搅局韩国军售暗藏美国棋局

天擎说 2025-03-29 14:17:42

菲律宾海军首艘“马尔瓦”级导弹护卫舰在韩国现代重工船厂完成舾装,计划于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这艘排水量3200吨的战舰配备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和“海星-2”反舰导弹,射程覆盖整个黄岩岛海域。美国《防务新闻》披露,该舰部署后将常态化巡航仁爱礁,成为菲方在南海对抗中国的海上矛头。

除新型护卫舰外,韩方2023年向菲移交两艘退役“浦项”级护卫舰,并承诺2025年前再赠送两艘。这些二手舰艇经过三星电子改装,加装以色列“海上刺客”雷达系统,侦察半径拓展至200海里。

更关键的是武器升级,韩国LIG Nex1公司为菲军替换了美制“鱼叉”反舰导弹,换装射程180公里的“海星-1”,其制导系统与美日情报网络深度兼容。

菲律宾空军2024年签署协议,以9.2亿美元增购12架FA-50 Block20战斗机,使该国该型机队规模翻倍。这些配备AESA雷达的战机能发射AGM-65空地导弹,作战半径覆盖南海争议岛礁。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在合同中捆绑销售无人机蜂群系统,可实现30架无人机协同突防。“马尔瓦”级护卫舰的垂发系统源自俄罗斯3S14E设计,兼容“布拉莫斯”导弹;FA-50战斗机的F404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授权生产。

这种“东西通吃”的策略,使韩国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技术中转站,五角大楼2023年特许韩企向菲出口4项受限电子战技术,包括舰载干扰弹控制系统和机载电子对抗吊舱。

军事分析师指出,韩国实质充当了美国军备“白手套”。菲军接收的FA-50战斗机中,有6架直接从美军库存调拨,经韩国大田工厂翻新后转售。这种模式既规避了美国《武器出口管制法》对敏感地区军售的限制,又为韩国创造了每年超15亿美元的改装产值。

日本2023年向菲移交4套J/FPS-5雷达系统,部署位置直指巴士海峡和巴拉望岛。2024年1月生效的《日菲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更允许日本自卫队使用苏比克湾基地进行补给。

2024年新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首次明确将“网络攻击”纳入集体防御范畴,并授权美军使用菲律宾8个新建军港。其中位于吕宋岛北端的圣安娜港,距台湾岛仅140公里,可驻扎核潜艇和“堤丰”中导系统。

南部战区海军2023年接收的055型驱逐舰拉萨舰,已在黄岩岛海域完成3次实战化演练;永暑礁部署的YJ-12B岸舰导弹,射程覆盖菲律宾新增军港。更深远的影响来自经济领域,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4月菲律宾对华香蕉出口同比下降37%,芒果、菠萝等农产品滞留港口损失超2亿美元。

当韩国现代重工庆祝护卫舰订单时,其在中国舟山的造船厂却因“技术合规性问题”暂停运营;三星电子西安芯片工厂的扩产计划,也因未通过安全审查而搁浅。这场博弈揭示现代地缘政治的铁律:任何在亚太挑动对抗的势力,终将承受不可逆的代价。

0 阅读:0
天擎说

天擎说

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