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两股力量共同促成了传统文化的产生、传承和繁衍。这两股力量正是道家和儒家。正如阴阳太极,道家和儒家以一阴一阳的方式共同成就了中国文化。
早前几千年前,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两位创始人之间,就已经留下了相互学习致敬的美谈。这便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
在众人熟知的版本中,孔子曾登门拜访老子,并向其询问周礼的相关事宜。当时老子仍在史官之位,孔子闻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于是同弟子乘车前来求教。在跟随老子参学了周朝的礼乐文化和教育体制后,孔子自觉受用无穷,遂起身告辞。老子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于是以“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几个字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期待馈赠给孔子。
当二人行到黄河边上时,孔子看到滚滚河水东流而去,发出了“逝者如斯”的感叹,不想这一声叹息却被老子醍醐灌顶。老子以天地万物皆是“法自然”的理念告诉孔子,人生周而复始正如春夏秋冬的交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须悲哉!孔子回答说自己忧愁的是当今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是在忧国忧家。老子则说,“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
老子晓于孔子“水之道”,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子自觉受益匪浅。回到鲁国后,众弟子追问孔子对老子的印象,孔子不禁发出了“老子犹龙”的感慨,并赞叹说“老聃,真吾师也!”
《史记》中针对这一事件的记载,发生在孔子十七岁到二十岁的青年时期。比之更早的记载,《庄子·天运》篇中提到了孔子年至五十有一岁时还没有悟道,于是到沛地来求教于老子。在这一次的问答中,老子说“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虽然谈及了孔子所追求的“仁义”,却并没有把此作为追求的终点,而是提出了“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的道家境界。这一次孔子回去后,整整三日闭口不言。弟子问他与老聃的谈话如何,孔子便以龙来做比老聃。此后,孔子又自己在家独独悟了三个月,才明白老子所言及的“道”是什么意思。
《庄子·知北游》中还记录了一段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并提出了“道不可闻,闻不若塞”的观点,这其实又回归到了“绝圣弃智”的层面上。而在《天道》篇中,老子又告诉了孔子如何去实现“忘我”。老子与孔子的师徒关系,由此也可窥其一斑。
在其他经典中,也可寻到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一些迹象,甚至比我们通常看到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版本更加详细。其大约提到孔子和老子有四次相见的场景。
孔子第一次问礼老子,是在年十七时,当时老子受到政治陷害而被免去职务。老子游历到鲁国,当地人听说他精通周礼,于是邀请老子来主持一场丧事。出殡这一天,孔子也去帮忙助丧。丧葬队伍行进中遇到了日食,老子命人停下,等日食结束后再走。孔子不解,事后问老子何故。老子解释说,一位懂礼制的君子,是不会让刚去世的亲人星夜出殡的,所以应该在日食的时候停下来。孔子自觉深受教诲。
孔子第二次见老子,是在他25岁的时候。当时孔子已经小有名气,但自觉对周礼的认知尚浅,于是在南宫敬叔的陪同下前去洛邑请教老子。这一次的问礼,多集中于丧礼方面。老子在尽数告知后,却也看到了名存实亡的周礼背后的隐忧。于是在临别时,老子才把“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的良言赠送给孔子,希望年轻的孔子能把身上的骄气与傲气隐藏起来,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慢慢成长为一个有德行的圣人之态。
孔子第三次拜访老子时,老子已经隐退了。当时孔子想把自己收集整理的六经藏于周王室,因此希望老子能帮助牵桥搭线。没想到老子却拒绝了孔子的请求。老子问孔子藏书中记载的都是什么内容,孔子言曰是“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的仁义之理。没想到老子直接反驳了孔子的回答,对他说,在当下的社会中讲仁义实在太迂腐了,并且毫不留情地指出天底下所有把“无私”二字挂在嘴边的人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心。这一次,两位圣贤在世界观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孔子的拜访以失败而告终。
一直到孔子五十岁后,他才再一次去拜见老子,当时老子在沛地避乱隐居。这一次的拜访,则在《庄子·天运》篇中有详细记载。孔子一生都在探索这个社会的生存之人道,不想老子却早已经与周礼决裂,转身开始去追寻更为深远的天道了。孔子问老子如何才能得到天道,老子回答说,天道虽然以阴阳来体现,但从万物阴阳中却难以探寻出天道的秘密,因为道是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的,需要每个人学会用心去觉悟,只有和光同尘才能明白道之微妙,而不是用仁义之名来重塑大道之实。听完老子一席话,孔子自觉已经和对方不在同一个层面,因此回去后“三日不谈”。弟子们问他这一次的对谈有什么结果,孔子喟叹曰“老子犹龙”。
老子和孔子间的师徒交流,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记载。道家和儒家思想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二者始终是同宗同根。纵然当年的详细问答以及具体时间已无从可考,通过数次的访学,可知孔子和老子之间的渊源颇深,并由此勾勒出道家和儒家两位圣人的真实面貌,也给后人留下了值得追溯的源流。
我出去忽悠,你可不要揭穿我哈,年底有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