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客观”概念来自最早的科学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当我们自己的愿望、恐惧和期待被排除在观察之外时,我们是客观的;当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意愿和安排也被排除在外时,我们也是客观的。这当然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它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这种研究是在与非人类的物体或事物打交道,所以这种客观性和超然性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在对待低等生物时这也会很有效,在对待低等生物时我们也可以做到足够超然、不介入,使我们自己成为相对不干扰的观察者。因为一只变形虫向哪里移动,或者一只水螅吃了什么,与我们都不会有太大关系。然而随着物种等级的上升,这种区分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如果我们与狗或猫打交道,那么我们会很容易将它们人格化,我们会把自己的愿望、恐惧、期待和偏见投射到这些动物身上,而与猴子或猩猩打交道时更是如此。因此当我们开始研究人类时,我们当然会认为要在实际的研究实践中成为一个冷静、镇定、客观、不介入、不干涉的观察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心理学的大量证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因而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够打破的事实。
任何经验丰富的社会科学家都知道,在与任何社会或亚文化群体打交道之前,他必须先审视自己的偏见和预设,这是避免自己对这个群体做出预判的一种方法——提前了解自己的预判。
但我认为还有另一条通往客观性的道路,那就是更敏锐、更准确地感知我们自身之外的事实,观察者之外的事实。这种方法最初来源于对相爱之人的观察:无论是恋人之间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产生对爱的感知,这种感知会使他们获得各种认识,而这些认识是不相爱的人无法获得的。在我看来,在行为学的文献中这类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我相信,如果我不喜欢猴子,我就不会在研究猴子的时候做到更“真实”,更“准确”,以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客观。事实上,我对它们很着迷。我喜爱这些猴子,而我对老鼠则没有那样的喜爱。我相信,洛伦茨(Lorenz)、丁伯根(Tinbergen)、古德尔(Gooddall)以及沙勒(Schaller)所报告的研究之所以那样精彩,那样有意义,有启发性,真实可信,是因为这些研究者“爱”他们所研究的动物。最起码,这种爱能激发兴趣,甚至引人入迷,因而使研究者能有极大的耐心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一个母亲被她的孩子迷住了,一遍又一遍全神贯注地观察这个小婴儿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相比那些对她的孩子不感兴趣的人,这个母亲更能从最真实的意义上了解她的孩子。我发现恋人之间也有这种现象,他们对彼此如此着迷,以至于打量、凝视、倾听和探索本身就变成了一项迷人的活动,他们可以在这上面花费无数的时间。而对于一个没有坠入爱河的人来说,这种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很快就会感到无聊。
但“爱的知识”——如果我可以这样称呼的话——还有其他的好处。爱一个人,会让他敞开心扉,绽放自己,放下他的防御,使他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够袒露开来。总之,他会让自己被看到,而不是躲起来。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彼此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所顾忌的。但在爱的关系中,我们变得“无所顾忌”。
但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陷于爱、迷恋,或对某人某物非常感兴趣,我们就不会那么想要去干涉、控制、改变、改善那个对象。我的发现是,对于所热爱的事物,我们是会听之任之的。在浪漫之爱或祖孙之爱的极端例子中,被爱者甚至可能被视为完美无缺的,因此任何的改变和改善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虔诚的。
换句话说,我们对被爱的对象放任不管。我们对它没有任何要求,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别的样子,我们承受它,接纳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更真实地看到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让它随着我们的喜好、担心或希望发展成其他的样子。认可它的存在,赞许它的本来面目,这将使得我们成为不干扰、不操纵、不抽象、不干涉的感知者。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做到不介入、不要求、不希望、不改善,我们就能在何种程度上实现这种特殊的客观性。
我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方法,一条通往某种真理的特定道路,通过这条道路可以更好地接近和实现真理。我不认为这是一条唯一的路,也不认为所有的真理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我们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爱、兴趣、迷恋、专注,也有可能扭曲关于事物的某些其他真理。我只是认为,在科学方法的整个体系中,爱的知识或“道家式的客观性”,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果我们真切地意识到,对研究对象的爱既有可能会带来某些类型的盲目,又有可能会带来某些类型的领悟,那么我们便有了足够的警惕。
我甚至可以说这关乎“对问题的爱”。比如对于精神分裂症这个问题,一方面,很显然你必须迷恋上这个问题,或者至少对它感兴趣,才能坚持下去,去了解它并对它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如果完全沉迷于精神分裂症的问题,那么在涉及其他问题时他就会失衡。
摘自《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心理学经典译丛
〔美国〕亚伯拉罕·H. 马斯洛 著
钟歆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理论集成之作
为你指明实现真正自我、达到高峰体验的道路
★ 人本主义心理学启蒙读物,标志着新一代心理学的划时代巨著。
★ 人类提升自我的经典之作,让人们改变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达到“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
★ “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马斯洛生前的最后一部集大成之作,从心理学大师角度深度剖析自我实现、创造性、教育等问题。
★ 备受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领导学之父沃伦·本尼斯、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等成功人士推崇。
★ 广泛影响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哲学等领域,对各领域工作者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 亚伯拉罕·H. 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也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马斯洛的心理学作品,是心理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更是我们深入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经典读物。
※ 马斯洛说:“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不道德地利用科学技术会给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马斯洛认为科学无法帮助人们在善恶之中做出选择,主张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与理想。
※ 本书属于“马斯洛心理学经典译丛”中的一册,本系列丛书选取马斯洛著名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四部作品,全新译本,装帧精致。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H. 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译者简介
钟歆,重庆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任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翻译学硕士。研究兴趣为:依恋与社会性发展、人格与心理健康。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斯洛思想和理论的体系化之作,是《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的延伸,汇集了多篇关于生物学、协同作用、创造性、认知、自我实现等话题的文章。在本书中,马斯洛详细探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多个重要概念和哲学观点,并将实证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相结合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从心理学大师的角度阐述生活中每个人都思考过或遇到过的问题,改变人们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从而帮助人们拥有健康的人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