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爆火!这些育儿经你get了吗?

三娃奶爸哥 2025-02-15 22:32:24
引言:《哪吒 2》热映与育儿思考

2025 年春节档,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 2》)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票房市场,成为现象级爆款影片。仅仅数日,其票房便一路狂飙,打破多项纪录,暂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二,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中也成功跻身前 11 ,猫眼专业版更是预测其票房极有可能突破 160 亿元,冲击全球影史票房 TOP5。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热议哪吒,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不断刷屏,电影周边产品也被抢购一空,足以见得它的火爆程度。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除了令人惊叹的特效制作、扣人心弦的剧情,还有它所蕴含的深刻主题。当我们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时,不难发现,影片里藏着许多与育儿相关的情节,这些情节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育儿启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哪吒 2》,探寻其中的育儿经。

无条件的爱,孩子的底气

在《哪吒 2》中,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令人动容。哪吒生来便是 “魔丸” 转世,从一出生就被世人贴上了 “妖怪” 的标签,仿佛注定要走上一条充满罪恶与毁灭的道路。面对这样的哪吒,李靖夫妇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厌恶,他们给予哪吒的是毫无保留、无条件的爱。殷夫人含泪拥抱浑身是刺的儿子,温柔地说:“你若成仙,我为你鼓掌;你若是魔,我陪你变好。” 当哪吒因误解而自责 “连累父母” 时,李靖那句 “要杀人?爹给你递刀”,更是瞬间击中无数观众的心,让我们看到了父母的爱,是孩子对抗世界的底气。

这种无条件的爱,与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似乎是有条件的。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家长就喜笑颜开,给予各种奖励和夸赞;孩子一旦考试失利,家长便立刻变脸,指责、批评接踵而至。比如,有些孩子没考好,战战兢兢地把试卷拿给家长看,换来的不是安慰和鼓励,而是诸如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考成这样,你还有什么脸玩” 之类的话语 。在这种有条件的爱下,孩子会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自己表现好、达到父母的期望,才值得被爱。

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应该是无论孩子是优秀还是平凡,是乖巧还是调皮,都始终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当孩子考试失利时,家长可以像李靖夫妇那样,先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们:“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爸爸妈妈爱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成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错题,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下次一定会进步的。”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也不应一味地指责,而是要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帮助他们改正。

关注内心,理解孩子需求

在电影中,哪吒最大的渴望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之所以调皮捣蛋,很大程度上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李靖夫妇敏锐地捕捉到了哪吒的这一内心需求,他们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支持他 。当哪吒因为被村民误解而难过时,李靖夫妇耐心地开导他,让他明白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要相信自己。这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和理解,让哪吒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和尊重,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缺乏对孩子内心需求的关注。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去塑造孩子,却很少考虑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如,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却不管孩子是否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痛苦和压抑,家长却浑然不知,还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好。又比如,当孩子和家长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经历时,有些家长只是敷衍地听着,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回应和关注,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视 。 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逐渐对家长关闭。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

正向激励,挖掘孩子潜力

在《哪吒 2》里,李靖夫妇从不吝啬对哪吒的表扬和鼓励。当哪吒展现出勇敢的一面,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们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比如,哪吒初次战胜海夜叉时,李靖夫妇眼中满是骄傲,毫不掩饰地夸赞他的勇敢和能力。这种积极的激励,让哪吒逐渐建立起自信,激发了他内在的潜能 。在父母的鼓励下,哪吒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发出 “仙妖都是枷锁!” 的呐喊,敢于挑战不合理的规定。在至暗时刻,哪吒愤怒地喊出 “我活不活无所谓,只要你死!”,李靖却坚定地选择支持儿子:“要战斗?爹陪你!” 最终,哪吒没有走上复仇之路,而是选择了自己的正义,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他人,成为真正的英雄。

反观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习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批评和指责远远多于表扬和鼓励。孩子考试进步了几分,家长可能会说:“这才进步这么点,有什么好高兴的,你看看人家谁谁谁,进步了多少多少。” 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家长却只是淡淡地说:“这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 长此以往,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他们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从而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 。

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比如,当孩子在学校获得了一张奖状,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奖状,家长也可以举行一个简单的家庭庆祝仪式,为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告诉他:“你真棒,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后,家长可以说:“我看到了你在这个问题上付出的努力,你的坚持和不放弃让你成功克服了困难,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样的正向激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尊重个性,助力孩子成长

在《哪吒 2》里,李靖夫妇从不试图强行改变哪吒的个性,去把他塑造成一个符合世俗标准的 “乖孩子”。哪吒生性活泼好动,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就给予他充分的自由,让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探索。他们不会因为哪吒的调皮捣蛋而过度约束他,而是尊重他的天性,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在太乙真人教导哪吒法术时,他们积极支持配合,让哪吒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提升能力 。这种尊重个性的教育方式,让哪吒得以自由展开想象与创造,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 。

联想到现实生活,如今许多家长都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在多个领域有所发展。但有些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往往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个性,而是盲目跟风,或者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比如,有些孩子对音乐毫无兴趣,家长却非要让他们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认为学会一门乐器将来能有一技之长;有些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却觉得绘画不能当饭吃,不如学习奥数、英语等学科知识更实用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被迫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成绩,还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和潜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引导和培养他们。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那就为他们提供学习音乐的机会;如果孩子喜欢运动,那就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果孩子热爱绘画,那就为他们准备绘画工具,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当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严慈相济,把握爱与规则

在《哪吒 2》里,李靖夫妇对哪吒的教育堪称严慈相济的典范。当哪吒因被误解而冲动闯祸时,李靖会严肃地批评教育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又给予哪吒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陪他踢毽子、玩耍,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这种宽严并济的教育方式,让哪吒在感受到爱的同时,也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爱与规则中找到了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也应该学会把握爱与规则的平衡。比如,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每周阅读一定量的书籍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遵守规则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也不能一味地迁就,而是要耐心地教育引导,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比如,让孩子帮忙洗碗、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等,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但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不能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就批评指责 。

只有做到严慈相济,让孩子在爱与规则的双重滋养下成长,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自律自强的孩子。

结语:收获与行动

《哪吒 2》就像是一本生动的育儿教科书,通过精彩的剧情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宝贵的育儿理念。从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底气,到关注孩子内心需求,从正向激励挖掘孩子潜力,到尊重孩子个性助力成长,再到严慈相济把握爱与规则的平衡 ,这些理念都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入学习和思考。

育儿是一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对孩子的爱,不断学习和运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就一定能够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以《哪吒 2》为契机,将这些育儿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