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已经很多年了,为什么仍然振兴不起来呢?这几方面是关键

清风挽明月 2025-01-20 20:38:33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一战略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期望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发展,重塑乡村的辉煌。其目标是多维度的,不仅要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更要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尽管部分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与经济腾飞,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蹒跚,未能达到预期的振兴效果。

1、农村人才流失:发展活力的消逝

在乡村,年轻一代大量外流,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许多村庄呈现出 “空心化” 的景象,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年轻力壮且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极度稀缺。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地区每年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其中不乏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些人才的流失,使得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撑,各项事业的推进举步维艰。

2、盲目跟风项目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部分地区在产业规划方面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突出表现为盲目跟风热门项目。在民宿产业兴起时,许多乡村未对本地的旅游资源、市场需求、交通条件等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便一哄而上发展民宿。一些山区村庄,尽管自然风光优美,但交通极为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却大量建设民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游客前往困难,且住宿体验因基础设施问题大打折扣,导致民宿入住率极低,大量资源闲置浪费 。

在特色农产品种植领域,此类现象也屡见不鲜。当某一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价格走高时,不少地方政府和农民盲目跟风种植。例如,前几年蓝莓市场价格较好,一些地区不顾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大规模推广蓝莓种植。结果,由于自然条件不适宜,蓝莓产量低、品质差,难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不仅农民的投入血本无归,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3、涉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的浪费

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发展,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涉农资金规模逐年递增。然而,在部分地区,这些资金的使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量资金投入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并未取得显著的成效,与投入的资金规模不成正比。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项目,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道路质量却存在问题,使用不久后就出现破损,不仅未能改善交通状况,还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

部分资金被用于建设一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一些村庄为了追求表面的美观,耗费大量资金修建豪华的村门楼、景观墙等,这些设施对乡村的实际发展并无实质性帮助,却占用了大量的涉农资金。而真正需要资金投入的农村教育、医疗、农业生产设施等领域却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

资金分散投资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在一些地方,涉农资金被分散投入到众多小项目中,每个项目都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例如,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资金被分散用于多个品种的种植,每个品种的种植规模都较小,无法实现产业化经营,导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分散投资的方式,使得资金无法集中发挥作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阻碍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 。

4、基层干部观念与能力问题

部分村干部的思维仍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模式上,对新型农业如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缺乏了解,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更难以提出有效的发展规划和推动措施。在一些具备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乡村,村干部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运营能力,未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尽管拥有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文化,但由于缺乏开发和宣传,这些乡村鲜为人知,无法吸引游客,错失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良机 。

5、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发展成果的局限

现阶段,农民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地和外出打工两个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家庭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收入受天气、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以小麦种植为例,若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产量将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而在市场价格方面,近年来粮食价格相对稳定,但生产成本却不断上升,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农民种地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外出打工也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途径,但这同样面临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城市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民工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技能水平较低,工资待遇也相对不高。在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农民工的月工资可能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销,难以实现大幅度的增收 。

突破困境,展望乡村振兴新未来

吸引人才回流

为吸引人才回流,应制定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政策。设立专项创业扶持资金,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启动资金和低息贷款,降低创业门槛和资金压力。同时,给予税收优惠,对返乡创业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免相关税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 。

科学规划产业

在产业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调研本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需求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具有丰富森林资源的乡村,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特色家禽等,同时开发森林旅游项目,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对于拥有独特民俗文化的乡村,则可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等方式,吸引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要注重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产业的培育和扶持,避免盲目跟风和短期行为 。

优化资金管理

为确保涉农资金的精准使用,应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确保资金流向明确、使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涉农资金监管平台,实现资金使用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公众能够参与监督。

提升基层治理

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开展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涵盖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解读、新型农业技术、乡村旅游开发、农村电商运营等方面,使基层干部能够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需求。

拓宽增收渠道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应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培养农民的电商意识和技能,帮助农民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结合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增加农民的收入。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正视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0 阅读:0
清风挽明月

清风挽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