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碾压机械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是什么?
冲击碾压机械是一种通过高频冲击与振动相结合的方式对路基、地基等进行压实的施工机械,其施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一、施工前准备
冲击碾压机械
场地清理与整平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植被、软土等,确保工作面平整。
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如存在淤泥或松散土层)。
测量放样
标定施工范围、碾压边线及高程控制点。
划分碾压区域,标记碾压遍数和路线。
设备检查与调试
检查冲击碾压机械的机械性能(冲击轮、液压系统、动力装置等)。
根据设计要求的冲击能量调整设备参数(如冲击频率、行进速度)。
冲击碾压机械
试验段施工
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碾压参数(遍数、速度、搭接宽度等)。
通过试验段检测压实效果(如压实度、沉降量)。
二、分层填筑与碾压
分层填筑
填料需符合设计要求(如碎石土、砂砾等),分层厚度一般为 0.5~1.5m(根据设备冲击能量调整)。
每层填筑后初步整平,避免局部凹凸影响碾压效果。
冲击碾压机械
冲击碾压施工
碾压路线:采用“S”形或“回形”路线,确保碾压全覆盖。
碾压遍数:通常为 10~30遍,具体根据试验段结果调整。
搭接宽度:冲击轮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 20~30cm,纵向搭接 1.5~2m。
行进速度:建议 10~15km/h,保证冲击能量有效传递。
补压区域处理
对结构物周边、边角等无法碾压区域,采用小型压实设备补压。
对局部沉降过大区域增加碾压遍数。
冲击碾压机械
三、施工过程控制
沉降观测
每碾压3~5遍后测量地表沉降量,直至沉降趋于稳定(通常沉降差≤5mm/遍)。
通过沉降量动态调整碾压遍数。
含水率控制
填料含水率需接近最优含水率(通过洒水或晾晒调节)。
特殊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需结合冲击碾压与排水措施(如铺设土工格栅、设置盲沟)。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冲击碾压机械
压实度检测
采用灌砂法、环刀法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如≥95%)。
弯沉检测
通过落锤式弯沉仪(FWD)检测路基整体刚度。
平整度与高程验收
检查碾压后表面平整度及高程偏差是否符合规范。
五、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设备与人员保持安全距离(≥10m)。
避开地下管线、构造物(冲击能量可能对周边结构造成影响)。
环境控制
冲击碾压机械
采取防尘措施(如洒水降尘),减少噪声对周边影响。
雨季施工
及时覆盖工作面,防止雨水浸泡导致返工。
六、适用场景
冲击碾压工艺常用于:
高填方路基、机场跑道、水库堤坝等大范围压实。
旧路改造中的路基补强。
湿陷性黄土、砂土等特殊地基处理。
通过以上流程,可高效提升地基承载力和均匀性,减少工后沉降。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地质条件、设备型号及设计要求灵活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