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邦,混混出道,诛杀功臣,这些事儿确实是个绕不过的坎儿。因此,很多人直接给他贴上“无赖皇帝、残忍好杀”的标签,这其实挺不公平的,也太简单粗暴了。
评价历史人物得用历史的眼光,不能光拿现代的标准去套。
况且看刘邦这事儿,也不能光站在功臣的角度,得像看秦国那样,既要看六国的视角、弱者的视角;也要看秦国的视角、强者的视角,这样才不会陷入简单的道德批判。
如何评判刘邦对功臣的态度,从多角度分析后,才能有个立体的认识。
那么也可能会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如果刘邦再不动手,搞不好他自己也要玩完。
刘邦思维的建立如果把刘邦铲除功臣这事儿放到现代,肯定得掀起滔天巨浪。绝对是能刷爆朋友圈的头条,然后再被全世界吐槽吐到飞起。
于是有人说,为啥刘邦不能搞场民主建国茶话会,大家坐下来,泡壶茶,聊聊天,相互妥协迁就一下,然后握手言和呢?
用现代眼光看刘邦,确实有点萌“单纯”了。这就有点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项羽本纪》里头,对刘邦的生卒年份的考究,那是下了一番功夫。给刘邦上户口的时候,有两个出生日期。
要是公元前256年出生,那会儿秦昭王还在位,刘邦比秦始皇还小三岁,算是同龄。
要是公元前247年,那就是秦庄襄王的时候,第二年秦始皇就上台了。那刘邦真的可就算是一朵后浪了。
战国纷争、秦始皇一统天下、秦朝二世崩盘、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争霸,这年代是中国历史的过山车,最为激荡。
因此,只有刘邦的前半生必须是这些大事件的亲历者,才能为他以后所有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出处。
所以,司马迁既给了他一个肉胎的出库时间,也给了他一个政治合格的下线日期。
因此,一般认为刘邦是公元前256年的娃,那么他起兵反抗秦二世的时候,已经是个48岁的老腊肉了。
一个草根能在大争之世中活下来,并成长起来最终还能为皇帝,那绝对是内心比较坚硬的硬核玩家,因为弱者全都被淘汰出局了。
所以,刘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是那个时代塑造的。
他只能在自己的历史坐标系里,按着自己的剧本,一步步走成那个时代的王者。
刘邦的心底年龄对于一个人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数字差,大多时候却代表着人生阅历的差距。
因此,项羽和刘邦的战略分歧,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项羽政治理想复古,一心要恢复古代贵族那一套。
想搞是“分封制度+霸主模式”,而刘邦更欣赏秦始皇那套“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认为这才是新时代的潮流。
公元前207年,26岁的项羽进了咸阳城,一口气封了十八路诸侯,加上他自己这个西楚霸王,总共十九路。
二月刚分封完,四月诸侯各回各家。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体制的稳定期还没几个月,就开始摇摇欲坠了,战火四处蔓延。
六月,50岁的刘邦就决定向东进发;田荣在齐地公开跟项羽唱对台戏;陈馀、彭越等人也举起了反项的大旗。
那些表面上没翻脸的诸侯,心里也未必真心认可项羽的封赏。
等到刘邦和项羽正式开撕,大多数诸侯都跑到了刘邦的阵营,五十六万人一起攻陷彭城。
其实,那时候分封制度还是挺有市场的,皇帝制度还没那么受欢迎。就像张良说的:天下游士背井离乡,就是图个封地,哪怕是一小块也行。
而皇帝制度就是把所有好东西都攥在皇帝手里,让地方上没实力跟皇权对着干。
皇帝制度在秦王朝推行了十五年,还是有很多人不接受,特别是六国贵族,他们觉得皇帝制度就是暴政。因为秦始皇要当皇帝,才发动了战争,剥夺了他们的利益。
这就是政治和战略的问题。刘邦心里跟明镜似的,项羽年轻不懂事,就像霸道总裁,把诸侯都得罪光了。刘邦则跟诸侯处得跟哥们儿似的,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对付项羽。
为了打赢项羽,刘邦也是区别对待: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就设郡县制;别人打下来的地盘,就按分封办。
谁是功臣诸侯王一定是赞赏和支持分封制度的绝大多数,包括韩信、英布、彭越,他们都想要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不过,在这个层次上的人格局早已打开了,他们不满足于当一小块封地上的“县长”;
他们的目标要当真正的“土皇帝”,手握军权、财权、政权,一应俱全。因此,在打天下的时候,刘邦认识到了。
他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这是他的权宜之计。
再说了彭越,臧茶,张敖,韩王信这些人本来就是诸侯。把他们本来就有的东西再赏给他们,不费分毛就让人对自己感恩戴德,何乐而不为呢?
唯一的例外,那就是韩信。
众所周知,韩信是刘邦捧起来的,可像韩信直接去找他要了,先上车后补票,刘邦是被迫给了韩信一个当齐王的合法的任命书。
而从韩信被封为齐王那一刻起,他就不仅仅是个汉王麾下带兵的将军了,还是个守土一方的诸侯王。
固陵之战前,韩信、彭越又开始开始摸鱼,害的刘邦又被项羽给揍的很惨。
后来,还是张良脑子活,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刘邦赶紧给这俩人又分了块地。消息一到,两人立刻说:“请今进兵。”
合围项羽的关键时刻,韩信和彭越还以分封要挟刘邦,已然失了做臣子的本分。所以,诸侯究竟想不想在的汉王大厂里好好拧螺丝,这事还真是两说。
不过,二人到来后,刘邦却能立刻发起垓下之战,最终击败项羽。然后又在众人的盛请之下,“无奈”称了帝。
虽然刘邦也高兴的当上皇帝了,但跟秦始皇比起来,还是差点火候。
因为普天之下还不都是王土,刘邦也只是这些诸侯王名义上的共主。何况那些诸侯王在思想上,并不想和他一起与时俱进。
在诸侯的心里,关上城门,他们与皇帝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最好是各过各。可刘邦却想的是天下已经一统,就应该拆了墙,做一家人。
所以,刘邦真正的功臣,是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等这些沛县集团的人,而不是这些占地为王的诸侯们。
后来,刘邦开始用各种手段修剪这些诸侯王,这其实并不是杀功臣,而是地方诸侯之间的宫斗。
为什么造反说起汉承秦制,这话乍一听挺在理的。
但是,刘邦的汉承秦制是打了折扣的,他是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间搞了个折中,推行一种“郡县”与“封国”兼而有之的郡国制。
想当年,能给刘邦的选择不多,他认为诸侯都是有铁血手段的人,也就对他们一直明里暗里的要挟硬忍了下来。
刘邦哪里是肯一直委屈自己的人,而且分封制度,也不符合自己的战略设计。刘邦就三番五次让诸侯王入朝见驾,可诸侯也清楚刘邦没安好心,死活不肯去。
这样一来,互相猜忌越来越深。
虽然,这些诸侯虽然没直接亮出反旗,但在刘邦的心里,招之不来,就是跟自己不是一条心。
反形未具,也是造反,于是刘邦动了杀机。
刘邦首先消灭的是最先反汉的燕王藏荼,在处决韩信之后的6年间,又相继把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一一诛杀。
你说这些诸侯里难道就没有无辜的?也不是,肯定还是有个别没什么花花肠子的。
但刘邦生性多疑,尤其是他开始杀功臣后,总觉得其他人会开始防着他,所以他干脆“一视同仁”,把这些诸侯一锅端。
可以说诸侯王谋反之路的全过程,都有刘邦的猜忌和逼迫的影子,因此,锅的大头还得刘邦背,因为当大哥不是他这么当的。
但次要责任并不是无责任,刘邦对异姓王不放心,异姓王心里头一样也憋着坏。
有些异姓王虽然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而且在这些人的视角来看,获得裂土建国的待遇,是自己拼杀出来的,是自己应该得到的。
比如韩信,他不但收留了刘邦非常痛恨的项羽大将钟离昧,还经常不顾刘邦的关注,出动大军沿途戒严。这种做法就是告诉全世界,这是王与王的战争,唯有死亡可以终止。
简单粗暴,却也实实在在。
刘邦的刀在项羽没有被灭之前,诸侯王都没有谋反,等到天下大定之后,他们就开始“谋反”,因为刘邦明里暗里要给他们发离职通知。
他们有实力,有威胁刘邦的能力,就算他们没想“反”,也必须当成“反贼”解决掉。
这种形势对于刚刚建立的汉朝而言,十分严峻,如果不消灭这些异姓诸侯王,对于汉家皇权的巩固和自身的安危,后果也不堪设想,而且是再不动手就晚了。
灭掉英布后,刘邦顺道回了老家,当他和沛县父老引吭《大风歌》的时候,收到到新燕王卢绾反了的消息。
卢绾是与刘邦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同学,同年同月同日生,关系相当密切。
可是还是一样受到刘邦猜忌,处境危险,不得不反。
表面上看,韩信和彭越是刘邦抓回来的,他还假惺惺地不忍心杀。但刘邦称病,暂且搁置此事,让妻子吕后掌权。
最后,那些处死、灭族、甚至剁成肉丸的狠命令,都是吕后下的。但你要说刘邦一无所知,有几个人会信呢?
因此,从功臣的视角看,刘邦和吕后刻薄寡恩,卸磨杀驴。但对刘邦和吕后来说,这些异姓王已经成了心头的一根刺,痛到不拔不快。
万一哪天他们大动干戈,那动静可够他们喝一壶的。更别提还有像韩信这样的,时刻准备在长安搞个里应外合!
所以,再不动手,没准某个清晨醒来,他们夫妻二人的头都不知道还在不在脖子上。
推恩令即使是皇帝,也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
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所谓平叛,必须是暴力的。
刘邦把那些诸侯一个个逼反,然后再一个个平叛。
总之逼反也是反,所以站在刘邦的角度,出兵平叛是正常反应,没有什么好谴责的。
但平叛之后,刘邦也没轻易设郡县,还是保持着诸侯国。他要让自己的子嗣帮他守着大汉江山。
然而刘邦驾崩后,吕后就根本没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要把刘邦的家业,当成了自己继承的遗产。
最后是陈平、周勃等人和诸侯王里应外合,才平了诸吕之乱,把夺回的刘家铺子,又交到了汉文帝刘恒手上。
可到了景帝的时候,诸侯藩国的土地几乎占去了三分之二,中央财政收入大受影响。而且那些藩王个个拥兵自重,再一次对中央王朝形成威胁。
汉景帝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开始推行削藩政策。
不过盘踞扎根在封地数代的封王们,也没那么容易被拔出,诸侯之乱依然悬在汉帝国的头顶。
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纳了中大夫主父偃推恩令,才算彻底解决了问题。
推恩令把诸侯王的土地分给所有儿子,儿子再分给孙子,孙子分给重孙,一路分分分,从国到县,再到乡、村,最后分到跟大户人家似的……
直到分到除了保留皇族的DNA,其他跟咱老百姓没啥两样!
虽然在诸侯国里,反对推恩令的也就诸侯王和他的嫡子两个人,可支持的却一大堆。
有诸侯王可能要杠:“那我不生了!”抱歉,没男性后代的话,你一走,诸侯国中央可就收回了
推恩令就是无解的阳谋,这样一来,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汉朝的江山也就更加稳固了。
刘邦要是知道后来这推恩令的玩法,估计也得感叹一句:“果然还是得相信后人的智慧啊!”
结语: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道理,诸侯王当初在项羽那儿混的时候看的很明白,可是到了刘邦这为什么就糊涂了呢?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虽说还是自己赚钱最靠谱,但异性诸侯与其说是刘邦的功臣,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想硬着头皮把地盘搞上去,只是汉朝就这么个大局,而且一切还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所以,一切要为远处着眼,还要从目前现实着手。因为,和谐共处的同义词,就是服从命令。
来源:中国知网《论刘邦的“内防外制”之策略及得失》王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