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特:我不熟悉中国男篮,成绩差的原因或许是球员的组成不太好

雪落梅花不知寒 2025-02-20 11:17:07

近日,媒体chnhoops对四川队外援马库斯 - 亨特展开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向他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看待中国男篮于FIBA赛事里呈现出的相对欠佳的表现?

对于此情况,亨特做出了如下回应:

我确实不太明白中国男篮在FIBA赛事上成绩欠佳的原因所在,毕竟我从未在那样一支球队中效力过。

不过,就我对CBA进行观察的情况来看,应当是不至于出现那样的情形的。

我个人其实挺喜欢在那种对抗极为激烈的氛围里打球的,毕竟这儿的整体比赛强度着实不小,而且每个球员所展现出来的对抗性也都相当强劲。

因此,可以说让联赛中的这些顶尖球员组建成一支国家队的话,是会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

或许正是由于球员的组成欠佳,未能凑齐合适的球员一同打球、参与比赛,才致使最终成绩不太理想。

亨特的一番观点一经提出,旋即就在咱们球迷群体当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球迷们普遍认为,亨特身为一名外援,可在看待问题的深度上,居然比诸多本土球员乃至媒体人都更胜一筹。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来中国男篮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其根源就在于球员的选拔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不乏客观因素在作祟。

就以2019年的世界杯为例,倘若丁彦雨航和周鹏两人之中能有一人是以相对健康的状态登场参赛的话,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恐怕就不会如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般模样了。

优秀球员未能完整组队一同打球,最为关键且直接的主观因素便是伤病的出现。

就拿此次的国家队集训队来讲吧,谁能料得到经过一番挑选之后,李弘权居然被排除在了15人的大名单之外。

这着实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毫不夸张地讲,不管是参照年龄层面,还是考量个人能力方面,亦或是着眼于对关键球的掌控情况,他在现役锋线球员群体之中,都无疑属于最为出类拔萃的那一类存在。

这样的球员,那是得赶紧重用才行,怎么能将其拒之门外?这简直是想都不该想的事儿,抓紧给予重用才是正理,哪有把人家往外推的道理。

对于那些年轻且颇具天赋的球员而言,每一次国际比赛的机会都极为难得。

以赵睿为例,倘若未曾经历此前国家队红队的相关赛事以及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重重考验,又怎会迎来他在2023年男篮世界杯上的精彩爆发?

的确,每一位球员的培育与发展都离不开时间和机遇的“滋养”。

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随心所欲,想用的时候就用,不想用的时候便弃之不用,可一旦到了迫不得已、非用不可的时候,就指望能一下子变得无比强大,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压根儿就不存在任何可能性。

这又一次表明,中国男篮在近些年来的组队及选拔事宜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引发了不少争议。

这便是为何在乔尔杰维奇卸任之后,众多球迷及媒体人依旧认定男篮主教练一职仍应由外籍教练来担当。

暂且不论其他方面,单就人员的组建与选择来讲,他们表现得相对更为“纯粹”些。

并非仅仅着眼于个人能力,就拿球员来说,教练考量的或许是哪些球员更契合自身的理念与体系。不过,那些个人能力着实更为出众的球员,那肯定是会被招致麾下的。

在任何篮球联赛以及各类比赛里,此规则均是适用的。

衷心期盼此次会是李弘权最后一回落选的经历,但愿在下一回选拔之际,他能够成功入选,不再留有遗憾。

倘若我们连这般“醒目”的优秀球员都无法察觉,那这些球员究竟得怎样做,才能够实现自己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心愿?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