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粮票去向

虎虎生威欧 2024-05-15 06:46:52

我出生在新疆兵团,小时候的家在基层连队。

我记事时,我的耳旁就常听到我周围的长辈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粮票、(食用)油票、布票、自行车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票证年代的物资极度匮乏,之所以统购统销。

连队食堂照旧根据连队家庭成员的户口人数,供应全体连队成员的定量粮油标准。买菜和水果或者经过称重量都以公斤1千克(2市斤)为单位。日常生活中从没有听说要使用粮票。

1986年末,千里冰封的冬季,我的爸爸、妈妈经团部和师部领导批准同意,从此结束20多年从事中国西北边疆兵团战士生涯,返回中国内陆祖籍河南老家,前往平顶山市区工作。我和弟弟随从前往。

初来乍到平顶山市区,我才知道日常生活中购买面食使用粮票,还知道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统一粮票,在全国各个省份流通使用。省级粮票和市级粮票,使用者按粮票上限制的省份和市区流通使用,使用者一旦离开粮票上限制的省份或者市区,就无法通行使用。

网络图片

我的眼前出现最多的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粮票”,粮票面值分为:10市斤(5000克)、5市斤(2500克)、1市斤(500克)、1两(50克)。

日常生活使用平顶山市粮票,比如,早上在街上买油条或者中午买面条,向商家付钱和粮票。俗话说:入乡随俗,我快速学会使用粮票。

1990年秋天,我参加工作,成为平顶山市区国营棉纺厂一名基层车间,早、中、夜3三班倒的一线挡车工。当时的粮食标准具体是多少,我忘记了,只记得邻居说的一句话,满18岁的公民,粮食标准29斤,参加工作的公民,粮食标准35斤,这个粮食标准女性还算凑合,男性根本不够。在单位工作时,厂食堂送饭到车间,打饭时,支付粮票和钱。比如:2两馍,2两粮票3角钱;1份面稀饭,1两粮票1角钱……

从前的街道粮店

1992年春天里的一天上午,街道旁开面条店的邻居阿姨突然来的我家院子里在和我妈妈说些什么,我妈妈的目光猛然呆滞傻愣愣的仔仔细细的听。邻居阿姨见我妈妈领会意思以后立刻结束攀谈告辞走人,对眼前突如其来事态,我好奇地紧追不舍询问我妈妈怎么回事?我妈妈进屋后平静地说,多年从事卖面条生意的邻居阿姨,向她传达粮票优惠政策,近几天可以帮助把家中多余的平顶山市粮票上交街道国营粮店。我明白其中意思,赶紧翻开我家桌子抽屉和所有存放粮票的地方,找出许多张面额不同的平顶山市粮票。

街道旁个体粮店

那时平顶山市区,大街小巷,个体出售粮油的商铺比比皆是。粮票是多余的,使用率极低。我的家庭只有我1人在在单位班中吃饭时使用粮票。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大约2星期以后,我的工作单位不再使用粮票,只认钱。

没想到从此平顶山市区禁止通行粮票,票证时代结束,预示物资充足。

0 阅读:43

虎虎生威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