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出国留学入美籍,晚年被美国敌对仇视,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回国

谈数码过千里 2024-07-03 06:58:35
前沿导读

在千禧年之后,中国大陆迎来了一阵微电子的发展热潮。在大浪潮下,涌现了许多典型的领军人物,其中有中科院的科学家、市政府的管理人员、也有已经入了美国国籍的华人群体,在这些人物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大陆的微电子产业开始了漫长的追逐战。

张汝京与中芯国际

张汝京是中国大陆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兼第一任董事长,他从台湾大学毕业之后,去到了美国深造,随后进入了德州仪器工作。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期间,张汝京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个美籍的身份,在后来帮助了他很多。

他在德州仪器跟集成电路发明人基尔比学技术,跟张忠谋学企业管理,等到张汝京在德州仪器提前退休之后,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既懂技术又懂企业经营的六边形技术人员。

张汝京

离开德州仪器之后,张汝京回到了台湾,担任世大半导体总经理。按照他的计划,世大半导体的第一、第二个厂建在台湾,第三到第十个厂将建在大陆。

只用了两年时间,张汝京便在台湾将世大半导体的两大工厂建成,甚至还达到了台积电30%的产能,成为了继台积电、台联电之后的第三大晶圆厂。

世大的快速发展,招来了台积电的压制。台积电准备收购世大,张汝京不同意,于是台积电绕过张汝京,用总价值50亿美金的报酬获得了除张汝京以外,所有世大董事会的同意。

台积电收购世大已成定局,张汝京看到无法阻止,便放弃了世大半导体和收购之后的报酬,带着自己的家人以及400多位来自德州仪器、台积电、世大的工程师,北上来到了上海。

张汝京在上海

张汝京与上海市的高管江上舟英雄惜英雄,江上舟渴望有人牵头帮助大陆发展微电子,而张汝京也希望落户大陆,给大陆的微电子产业来一剂强心针。

江上舟通过自己的关系,给张汝京拉来了资本的注资,也拉来了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中芯国际落户上海。

江上舟

这时候,张汝京的美国国籍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利用自己美国国籍的身份,再加上自己信仰基督教,成功说服了美国五大教会集体为中芯背书,保证中芯国际的技术绝对不会军用。

顺利说服了主管芯片技术出口的美国国务院、商务部、国防部和能源部,拿到了用国家关系都难以拿到的国外先进技术,从0.18微米一直拿到0.13微米。

张汝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2000年中芯国际在上海开始建厂,次年便投产商用。到2004年,已经投产了6条8英寸200毫米集成电路生产线。

中芯国际

10年之后,上海市的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达到了500亿以上,对比10年前的数据,增长倍数达到了10倍以上,占据了全国37%的市场份额。

中芯国际后来的遭遇跟世大一样,招来了台积电的压制。

由于中芯国际早期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基础都是来自于台积电、德州仪器等老牌大厂,这些大厂又跟美国的关系极其紧密,于是台积电便用技术专利来起诉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被专利官司压制的节节败退,不断给台积电进行赔款,资金链逐步走向断裂。

张汝京和江上舟找到台积电要求与其进行交谈,台积电派出曾繁城进行交涉。但是曾繁城态度极其敷衍,根本不搭理张汝京和江上舟。就等着法院进行宣判,给中芯国际最后一击。

曾繁城

关键时刻,江上舟动用自己在上海市和国家政府的关系,用大陆的消费市场来要挟台积电,如果台积电一心要逼死中芯国际,那么大陆的市场以后就跟台积电说再见了。

曾繁城权衡再三,选择跟中芯国际进行了和解。中芯国际在付出极大代价的情况下,签署和解协议。张汝京也在这件事之后,引咎辞职。

张汝京走后,江上舟担任中芯董事长,带领中芯转型晶圆代工,这才保住了中芯国际没有破产。一直到现在,晶圆代工依然是中芯国际最主要的业务板块,也是代表了中国大陆最高水平的芯片加工。

中芯国际和张汝京之所以在早期被压制的这么惨,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主技术的更替。

不过这也不怪中芯国际的管理层,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要发展自主技术,不但要研发团队,还要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一般的企业根本达不到组建研发团队,并且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这种看似破釜沉舟的战略部署。

在当时的年代,想要脱离欧美技术,达到完全自主可控的水平,必须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持续资助,才能存活下来。

胡伟武与龙芯

龙芯项目作为我国首推的自主技术产物,早在2001年的时候,胡伟武就在中科院内部提出了这个课题。

刚开始提出这个课题的时候,中科院内部并不看好,因为这个项目是从基础的指令集架构开始研发,相当于从车轮开始造车,技术水平和投入的资金都是未知数。

技术难度大、投入资金大、耗费时间长,谁也无法保证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功,一旦失败,那么对于国家和政府也是一种压力。

但是胡伟武力排众议,坚持要搞自主化CPU设计。他在内部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在获得了国家和政府的资金补助之后,开始了漫长的技术研发。

次年,龙芯1号宣布研发完成。在此之上,胡伟武团队继续深耕自主技术的产出,加速自主化设计。

以MIPS架构为基础框架,在后续的技术发展中采用自主指令集架构替换掉MIPS的架构,这就是龙芯项目的主要发展路线。

在随后的10多年中,胡伟武团队开发出了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等三种型号的CPU。1号负责政企单位的商用,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的高温勘探;2号负责互联网以及工业数据控制;3号则是面向于个人家庭终端,也就是我们的个人电脑。

2021年,龙芯的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Arch)的基础架构通过了国内第三方知名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评估,确认龙芯架构属于胡伟武团队自研的成果,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认证保护。

在媒体采访的过程中,胡伟武还说到过一件事,他手下有个优秀的学生,18岁跟着胡伟武读博士,23岁博士毕业,25岁评副教授,26岁放弃了教授职称、放弃了高薪工作,跟着胡伟武一头扎进实验室研发龙芯去了。

这种放弃一些去搞研发的决心,很少有人能够达到。

0 阅读:13

谈数码过千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