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曾经说过,
“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 是你留在我身上的, 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我觉得恋爱两个字换成“工作”也依然成立。
“啊!噢噢噢噢, 职业病又犯了!” 朋友笑着赶紧把笔还给服务员。
她有的同事是经常找不到笔,带一支丢一支;有的同事则是转完几个科室后发现兜里居然有四五支笔,就是条件反射地一签完字就把笔别在了自己的上衣口袋上。
尽管她现在已经不做医生了,可是这个爱收纳笔的习惯恐怕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了哈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他在节目中下意识地展现出“内外夹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等等。
这些由粉丝总结出的职业习惯,真的融入了毛不易的生活里,就像粉丝调侃时说的那样,“出道三年,归来仍是护士员”。
其实别的专业和行业也是如此,那些职业带来的习惯长久地刻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同学的爸爸是资深英语老师,我和他们一家出去聚餐过几次。我发现叔叔对电梯里,商场里,菜单上,还有各种提示牌上的英语都很有敏感度。凡是看到比较雷人的英语翻译,叔叔都会当场纠正,或者拍下来,想找机会告诉标识的所有者去修改。
再讲一个关于职业习惯的真事儿。我以前有个同事是军嫂,有一次赶上她爱人休假,正好来接她下班一起吃饭。同事本来马上都要下班了,但是客户临时打来电话要碰方案,一下子就说了二十多分钟,同事怕老公等得着急,就捂着电话拜托我,到楼下咖啡厅和她爱人说一下,恐怕要多等她一小时了。我呢,做事雷厉风行,我没等同事说完全,就飞奔下楼了。到了咖啡馆才想起来,我没问清楚人家老公叫什么长什么样啊,晕!
不过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同事老公的职业!我就环顾了一周,对着电脑视频谈项目的那个肯定不是;梳着油头,戴着耳钉的那位男生肯定也不是......
这时候我发现一位男士,他留着干练的寸头,坐得笔直,安静地在看一本书,他是整个咖啡厅里腰板最直的人了!
于是我走上前去核实,果不其然,那位身姿挺拔的男士就是我同事的爱人。
后来我上楼跟同事反馈了以后,她乐了半天,夸我聪明。我说我人生中背挺得最直的时期就是军训的那两周,我能不印象深刻嘛!
“职业病”这件事也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熟悉我们的朋友应该知道,以前我和排版、保安都做过新媒体的文案编辑。我们都曾是让人充满好奇的杜杜小编。这份工作也带给我不少“后遗症”。比如,刚告别那份工作时,一遇到明星结婚,或者官宣恋情的热点事件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肾上腺素飙升,想着祝福的文案要怎么写才够得体和巧妙,思索了半天,突然反应过来现在不需要我去想了......
说句自大的话,就是感觉对方在班门弄斧.......所以,我很感激上一份职业,给我带来的“后遗症”都是积极的。
因为有过那段职业经历,所以自己对亲密关系中的健康与安全更加敏感,对待“生命的大和谐”也有更多理性的认识,心态更健康,我也不由自主地愿意用自己知道的一些科学知识去帮有需要的人科普。
怎么说呢?就是一朝当过小编,十年都忘不了那种责任感吧。
不管你喜不喜欢你的工作,在告别校园之后,职业都会像是另一所学校,培养我们,改变我们,影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