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结婚才三年。三年没有孩子,也正常吧?并不是避孕、不要想孩子。

哪里看出林冲不是不想要孩子?“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在临别之时,他还把“没曾生个儿女”视为遗憾。
会不会是林冲未雨绸缪,看出乱世将至,预作打算,不肯生孩子?就像清朝土尔扈特部东归,首领渥巴锡下令“人不得成亲,畜不能产仔”,以便长途跋涉减少累赘。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这时已经是宋徽宗时期。而宋徽宗,我们都知道,是北宋的倒数第二个皇帝。他的下一任宋钦宗只做了一年两个月,北宋就灭亡了。那么,在宋徽宗时期,就预感到“末日将至”,也是很可能的吧?

唉,宋钦宗只当了一年多皇帝,宋徽宗当皇帝可是二十六年呢。《水浒传》开篇是高俅投到端王府中、两个月后哲宗逝世端王继位,高俅才开始他的飞黄腾达。这个时间,距离北宋灭亡还有近三十年呢。林冲就算能预知三十年后的战乱,又怎么能用“不生孩子”来应对?等战乱过后再生孩子吗?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林冲自己。他根本就不是有前瞻性、有警惕心的那种人。

高衙内在岳庙调戏林娘子,被林冲赶来冲散;没几天陆虞侯把林冲骗出门去,高衙内把林娘子骗到酒楼。连续两次,林冲怎么也应该意识到危险了吧?可他“每日和智深吃酒,反这件事不记心了”。街上看到卖宝刀的,他还忍不住花巨资买下——虽然英雄爱宝刀,可林冲并不是为了防身战斗,而是为了收藏,像古董一样。“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如果他能预见自己的“乱世”将至,他会买这宝刀吗?

发配路上,董超薛霸有意烫坏他脚,逼他穿新草鞋走路,耗尽他的体力。然后在野猪林,提出要把林冲捆在树上,林冲居然丝毫没意识到他们的恶意——以林冲的武力,他要动起手来,哪怕重伤在身,也不是董超薛霸能够抗衡的。他却“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束手就死。

最有意思的是沧州城中。李小二已经看到陆谦富安与管营差拔吃酒、行贿,也只到差拔答应“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了,林冲还不知道是要对付自己吗?陆谦富安从东京千里迢迢而来,难道会那么凑巧、是冲着别人来的?可林冲呢?“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接着管营安排他去看守草料场。林冲满口答应:“小人便去。”告诉李小二时,“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他就一点儿也没想到“好差使”是糖衣炮弹、蜜糖陷阱,乖乖地走到草料场这个大坑里去。

如果不是耿直好善的孙孔目,看不惯高俅霸道,不肯判林冲死刑;如果不是鲁智深古道热肠、急公好义,在野猪林出手相救;如果不是恰好一场大雪压塌茅屋,让林冲去山神庙里避雪……如果不是这些偶然因素,林冲早死了好几回了!

王维的《老将行》里说:“卫青不败由天幸”。这话移植过来,“林冲不死由天幸”,也是十分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