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官不贪的王朝,是逃不出历史周期律的
封建社会有一个历史周期律,就是每隔两三百年,内部矛盾都会达到一个不可调和的程度,从而出现王朝的更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而复始。
而基本上每一次更替的原因,都是吏治腐败和土地兼并,吏治腐败直接决定了王朝军队的腐败和瘫痪,土地兼并加大了贫富分化,二者共同让最底层的佃农和自耕农没有活路。
以明朝为例,有人说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期,小冰期确实对明末环境有一定影响,但它并不是明朝灭亡的主因,它的影响也不像外界环境对恐龙灭绝的影响那样大。
竺可桢是最先研究古代气候的,他的研究显示,1600年左右,是历史上寒冷表现得最为强烈的一个阶段,这是晚明时期,也是灾荒总数和频度都很高的一个时期。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小冰期对明朝和后金女真的影响是一样的,在明朝,农业经济和小农生产由于小冰期带来的干旱、洪涝、蝗灾等等,而遭到破坏,依托于农业的手工业也差不多。
在后金,牧草也因为低温大面积死亡,且后金所处的辽东纬度更高,相对更冷,小冰期对后金来说更为致命,因此后金女真就选择了进入明朝掳掠。
如果非要说小冰期对明朝的影响,比后金更大,那应该只有这一点:明朝的南方军队更不适应寒冷,女真相对更适应,因此在辽东作战时,南人要吃亏一些。
明朝的政治腐败,可以从晚明初期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算起,万历三大征消耗了不少明朝国库,朱翊钧本人又很爱享受和敛财,又给儿子封藩,这些钱全部要从大明百姓那里搜刮,他被臣子上书指责为“酒色财气”。
朱翊钧派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其中大部分落入太监和上下级官员、随从囊中,少部分进入他的口袋。
彼时,漕运总督李三才给他上折子说:
“此宗社存亡所关,一旦众畔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风驰尘鹜,乱众麻起。陛下块然独处,即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为守之?”
可谓一语成谶。
也是在万历年间,出现了国本之争,演变成阉党东林党之争,党争贯穿整个晚明和南明。本来,他们都是官僚地主阶级,但由于利益和政见、价值观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地主阶级的内部分裂,这种分裂也加剧了明朝的灭亡。
因为他们只忙着内斗,而顾不上,或者说不想关心内忧外患。
万历之后,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政,大大加剧了政治腐败,魏忠贤让周应秋当吏部尚书,按官职大小明码标价,卖官鬻爵,每天进账一万两,人称周日万。
天启之后的崇祯,官僚腐败已经定型了,成习惯了,根本挽救不回来,除非把大部分的官员和高级将领都杀光。
崇祯皇帝朱由检亲口在文华殿说:
“未用一官,先行贿赂,文武俱是一般。近闻选官动借京债若干,一到任所,便要还债。这债出在何人身上?定是剥民了。这样怎的有好官,肯爱百姓?”
明末不少官员的官位是贷款买来的,因此上任后,必然要在百姓身上连本带利地讨回来,这是政治腐败在加剧明末官民矛盾上的直接体现。
政治和吏治腐败,加上土地兼并,直接决定了军队的腐败和瘫痪。
高级将领要找靠山,避免自己的种种罪过,必然要向太监和文官行贿。
明朝的军制是卫所屯田制,寓兵于农,军户有五十亩田和耕牛农具,但这些生产资料,由于官僚和将领的集体腐败,在明末几乎全被地方豪强和高级军官占领,军户不能自食其力和自给自足,卫所屯田制就演变成镇戍营兵制,必须依靠朝廷军饷才能维持生活和战力。
然而,军饷依然受到太监、官员、高级军官的层层盘剥,明末士兵的普遍情况是,好几年领不到军饷,吃不饱饭,也没有基本的御寒衣服。
诚如明末殉国的忠臣卢象升所说:
“塞上民田少而军地多,因循日久,俱为豪右所占。是以屯日益久,军日益贫。甚至当军者无地,种地者非军,豪强侵霸以肥家。”
宣大总督卢象升在巡查了山西士兵后,上书给崇祯说:
“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但有人形,全无生趣,况时值隆冬,地居极塞,胡风朔雪,刺骨寒心,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铤而走险,所不忍言,立而视死,亦不忍见,一镇如此,三镇可知。”
要知道九边都在北方,又是冬天,又是小冰期,士兵缺饷缺粮,没有衣物,一天一餐也无法保证,可以说是物理上和精神上都很心寒,这样的士兵,哪有战斗力可言,不说面对骁勇善战的女真,也注定无法战胜农民军。
明末真正有战力的士兵,是高级军官的私家军,即家丁,高级将领出现了拥兵自重和类似军阀的现象,他们把好的物资和装备给家丁,普通士兵分到很少或者分不到,一旦打战,普通士兵就是弃子,家丁会拥护将领跑路。
这种情况引发了以下两种现象:
其一,有战斗力的士兵,不再为大明皇家和整个地主阶级而战,只为了将领而战。
因此明朝士兵杀良冒功,对百姓烧杀抢掠的现象普遍出现,这也是当时百姓欢迎农民军胜过士兵的原因。
其二,无粮无饷无衣物的士兵,进行了无数次的哗变,进而落草为寇,成为了推翻明王朝的有力军。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推翻的,然而实际上天启年间开始的起义军,根本没有李自成什么事,起义军和农民军的起源,正是哗变的、生活没有保障的明朝官方军队,这已经有很多资料可以佐证。
崇祯要维持军队的战力,只好听取杨嗣昌的建议,加收三饷,即辽饷、练饷、剿饷,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饷,依然要从佃农和自耕农身上搜刮,这下子,他们更活不下去了。
只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加入闯王。
而这一切的根源,是政治腐败,和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极其严重,王朝内部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皇帝、藩王、宗室、太监、士绅官僚本是同一个利益集体,寄生在生产者身上,他们自己的利益、价值观和权力分配不一致了,就出现党争和内斗,但搜刮民脂民膏的利益却是永远一致的。
于是就无官不贪,而无官不贪的王朝,是逃不出历史周期律的。
朱明皇族寄生虫,该亡
万历皇帝分封给福王四万倾土地,东林党士大夫集团断然拒绝,万历斗不过东林党,减少到两万倾。东林党给国库减少了两万倾土地的损失。福王不甘心,强制洛阳城里只能卖他的福字号盐,变相抢走了洛阳城的盐税。我大明从根本上说说被🐷吃死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中国就没有了封建社会。
[呲牙笑]明末哪里阻力小就想哪儿变法,真的没毛病。权贵豪强得罪不了,整整那些平头百姓还不是顺手捏来,不就多收了几次税吗?!吃不上饭也要有骨气,怎么能够反抗朝廷[鼓掌][鼓掌]?!
贫富分化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源!
满族?
归零
支持
小编你[得瑟][得瑟][得瑟]
小编牛批[点赞][点赞][点赞]
[得瑟]
哈哈[呲牙笑]
嗯[呲牙笑]
说的透彻,理解全面,尊重历史事实与规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