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牌连长到手握50万重兵的中央军军头,他是唯一一个,他是谁?

红尘客栈梦回时往事 2024-12-24 09:19:36

“宁让日军来烧杀,不愿汤军团来驻扎”当时河南有“四害”:水、旱、蝗、汤。这其中的汤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主人公——汤伯恩。

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一句传奇,他从杂牌连长到手握50万重兵的中央军军头,从豫南会战中日军口中“天字第一号大敌到豫湘桂“一败如水”沉痛惨败。蒋介石这么评价他,“战死在上海,他就是英雄!”

或许在我们印象中汤伯恩似乎当了一辈子的军人,打了一辈子的仗,几乎就没赢过。接下来,给我五分钟,我带你认识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汤伯恩。

早年经历与崛起

汤恩伯,原名克勤,后因感激陈仪的知遇之恩而改名恩伯。可讽刺的是,陈仪最后却是因他出卖而死。

汤恩伯出身于浙江武义的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因替友人打抱不平惹上官司而选择投军避难。选择报考援闽浙军讲武堂,期间受到了陈仪的赏识,在陈仪的资助和推荐下,汤恩伯得以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步兵科学习。在日本期间,他刻苦钻研军事理论,并结识了不少军界要人。

1926年,汤恩伯学成归国,娶了陈仪的外甥女王竟白为妻,学成归国后,汤恩伯并没有忘记陈仪的知遇之恩。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恩伯”,以此表达对陈仪的感激之情。随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从最初的步兵连长做起,汤恩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步晋升为了少校参谋。

军事生涯的转折点

汤恩伯的军事生涯中,张治中可以说是他的“伯乐”。1929年6月,张治中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担任教育长时,开办了军官教育连,并亲自兼任连长,同时调汤恩伯任副连长。

尽管汤恩伯名义上是副连长,但实际上他承担了教育连的所有工作。虽然汤恩伯并非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但他在黄埔军校中担任了重要职务,这对他之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汤恩伯不仅在张治中的提携下崭露头角,他还十分善于讨蒋介石的欢心。他所提的建议多次被蒋介石采纳,这使得他的职位一路水涨船高。在张治中和蒋介石的共同提拔下,汤恩伯的职位迅速提升。从军官教育连副连长,到教育团副团长,再到教导第2师第1旅少将旅长,这种快速的提升对于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军人来说在当时的军队中是非常罕见的。

手握重兵与战功辉煌

1932年,汤恩伯升任为第十八军军长,开始了他手握重兵的生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率领部队参加了多次战役,包括长城抗战、绥远抗战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汤恩伯率领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重要战役,在淞沪会战中,他率领的部队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为保卫上海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汤恩伯升任为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手握50万重兵,成为中央军中的显赫军头。他率领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战役,都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在这些战役中,他展现出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赢得了“中原王”的美誉。他也以南口战役及台儿庄大捷被人们称为抗日铁汉。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视汤恩伯为“蒋介石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

权力的巅峰与堕落

随着职务的提升,汤恩伯手上除了正规军之外,还有收编的杂牌部队,近40万人,成为第一战区的实权人物,号称“中原王”。然而,盛极而衰,汤恩伯的名声从1942年开始走向反面,他的兵权则在1944年遭到了一次致命性的打击。1942年,河南省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旱灾和蝗虫灾害,导致大饥荒。在这一时期,汤恩伯作为河南省的实际军事负责人,没有积极救灾,反而派兵搜刮民间的钱粮,加剧了民众的苦难。这一行为导致他在河南民众中的声誉急剧下降,被并称为“水旱蝗汤”四大害之一。

河南民众对他的反感情绪日益高涨。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汤恩伯的部队溃败撤退时,河南百姓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而自发组织起来,四处截击溃兵,抢夺粮食。汤恩伯的卫队甚至被地方武装包围缴械,他本人也不得不乔装成伙夫才逃了出来。

在豫中会战中,汤恩伯的部队在短短37天内丢失了38座城市,不仅未能有效抵抗日军,而且在撤退过程中军心涣散,争抢着向伏牛山区转移,整个第1战区各路部队“兵败如山倒”。毛主席用“一败如水”四个字形容汤恩伯在豫湘桂战役中的表现。

战后,国民政府的形象在国际国内舆论的一片讨伐声中,跌入了历史最低谷。汤伯作为河南四害之一,收到控诉函数竟以百计,更有河南省参议员要求枪毙汤恩伯以谢国人。昔日的抗战名将成了几乎人人喊打的落水狗。蒋介石对豫中会战的结果大为震怒,当即下令撤了蒋鼎文和汤恩伯的职。他的兵团也一分为三。

不过后来他又以第3方面军司令官的身份指挥了抗战最后一年的广西大反攻,接连收复广西省境的数十座城镇,随着广西的光复,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汤恩伯在抗战胜利后,还以名将身份进驻上海,并在那里接受了日本驻军的投降。

1954年,汤伯恩因为健康问题赴日本接受治疗。在日本东京的庆应义塾大学医院接受手术时,因失血过多,死在了手术台上,终年56岁,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

《国军的大反攻——桂柳反攻作战》抗日战争纪念网

《豫湘桂会战》抗日战争纪念网

《力求真实还原历史——《汤恩伯传》评鉴》中国传记文学网

《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军事失败》凤凰网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