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票房再创新高,截止重器君发稿已突破36亿,成功超越《红海行动》,成为仅次于《战狼2》的中国票房榜眼。作为中国第一部重工业科幻大片,“小破球”一经上映就引起舆论风暴,在无数黑子的一星差评,票房节节升高,让吴京PTSD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流浪地球》票房突破36亿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流浪地球》的后期发力不足,票房如果想超越《战狼2》已经几乎不可能了。但是,刘慈欣的这本小说若排成电影,票房必超《战狼2》,那就是《三体》。
何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必须能呼应时代、能引起观众共鸣。《三体》表面上看是科幻小说,实际上就是讲近现当代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现实主义巨著,小说中的情节几乎都可以在当下找到对应关系。
比如,文中的ETO与当前的公知、带路党、逆向民族主义者何其相似?三体人用智子干扰加速器,封锁地球人科技发展,与当前美国不遗余力的围堵、打压、封锁、禁运中国科技产业何其相似?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末日战争前人类的电子产业繁荣以及对面对三体人的盲目乐观,与中兴事件前的中国人何其相似?也是看起来繁荣的电子产业,也是在市场上节节胜利,但是三体人(美国人)一个水滴(一纸禁令)就能让人类倾尽所有建造的太空舰队(世界通信巨头)飞灰湮灭。
而《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里,罗辑提出的宇宙中的黑暗深林理论其实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比如猜疑链,我们中国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却认为我们这是在掩人耳目,为崛起减少阻力,并且始终坚信零和博弈;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亡我之心不死,这就形成了猜疑链。比如技术爆炸,这个就不必细说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实就是技术爆炸的体现。可以说,刘慈欣的《三体》若拍成电影,票房必超《战狼2》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三体》虽然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关系,但是它的成书时间毕竟在十几年前。《三体》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也就是说大刘可能在200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构思《三体》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国人的心态和现在也完全不一样。
当时的美国正如日中天,中美科技、军事差距可以说达到历史顶峰,银河号、大使馆、撞机一连串的打击,任何心智正常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憋屈(公知除外),所以整部《三体》读下来感觉特别压抑,所谓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
在那种情况下,刚正面肯定是打不赢的,所以就流行歼8挑F22、022打航母这样的非对称作战,《三体》里的执剑人用引力波来威慑三体人不就是非对称作战吗(当然,也可以指核武器)?而大刘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对于“非对称作战”的极力探索,比如《全频段阻塞干扰》、比如《球形闪电》。
在技术全面落后的情况下,非对称作战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战局,但我们知道,凭借一两件先进武器赢得战争的可能性很低。而且,事到如今,中国闷声发了20年的大财,国际环境早已经今非昔比了,中美差距固然还存在,但已不是令人绝望的地步了,就算全球范围内仍然差距明显,在中国周边完全可以和美军较量一番。
压抑了20年,中国人民早就厌烦了戚戚苦苦、哀哀怨怨、憋憋屈屈的电影,张艺谋拍一辈电影票房还没吴京一部高就说明了一切。歼-20、辽宁号让国人重试了自信,中国人早就站起来了,但是中国的部分电影人还非得强迫别人跪着,过去没得选只能看他们拍的跪片,现在除了变态,没有人再想遭罪去看跪片。
《战狼2》之所以能取得高票房是因为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这些跪片也许演员演技特别好、剧情很合理、特效很酷炫,但是看后总是不知道它要讲什么,就是因为这些跪片不能反映时代精神,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如此一来,票房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中国近些年来遭遇的围堵和打压都在提醒我们,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很恶劣,《三体》里还能找到一丝影子,但很快或许已经不能反映时代了。再过几年,这个坎过去了,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现在肯定又不一样,逃亡你妹啊,三体人来了,消灭不就行了?
所以,三体要拍还是早点拍吧,再晚几年,拍出来也成“跪片”了。
墨風雲
要是5分特效,有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