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天之骄女成长记

首席评录官 2024-08-29 22:36:28

《玫瑰的故事》,导演: 汪俊,编剧: 李潇 、王思,主演: 刘亦菲,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2024年6月8日上映的都市情感剧,全剧共38集,播出后位居豆瓣实时热门电视榜第1名,且连续多周霸榜。

主角黄亦玫(刘亦菲 饰),小名玫瑰,在评录官看来,她身上有多重光环,可谓天之骄女。

家庭光环。父母为清华大学教授,桃李遍天下,住在清华校园,她含着高知家庭的金钥匙,在健康、温暖、书香气息的原生家庭呵护中长大。

外貌光环。在亦舒创作过的300余部小说里,黄玫瑰堪称颜值最高的存在,她拥有“蔷薇色皮肤,圆眼睛,左边脸颊上一颗蓝痣”。

智慧光环。她从小到大学习优秀,热爱艺术,在中央美院毕业后,因为觉得考研太容易,就先去工作,机智聪慧,轻松应聘青莛公司总经理助理,工作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精神光环。她在精神和教育上都受到良好培养,从小的教养决定了她的见识和眼界、修养和气质,有担当,负责任,能包容,是北京学院派大院里走出来的精神贵族,精神健康程度比外貌更加完美。评录官认为,这才是最耀眼、最难得的光环。

编剧李潇说,“在当今社会和生活环境中,我不敢断言黄亦玫这样的人不存在,但确实非常罕见。我们几乎把所有能想象到的美好品质都赋予了黄亦玫。”所以评录官觉得,她虽带有重重光环,人们也无需羡慕,她只是影视中特定打造的人物。

她是全剧的核心,也是一面镜子,映射出身边每个人的众生画像。

剧中故事于2001年黄亦玫在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开启。

一、去爱,跨国初恋庄国栋

刚刚大学毕业的黄亦玫,如一朵盛开的玫瑰,青春明媚,惊艳耀眼。对每天收不完的鲜花,拒绝不完的告白,她习惯性无视甚至觉得厌烦。

在最好的年纪,她在工作中遇见了庄国栋。

他从法国留学归来,谈吐不俗,能力出众,可谓精英人士。两人彼此吸引,陷入热恋。她在墙上画了一幅粉色的玫瑰,象征他们热烈的爱情。

可是甜蜜没有持续多久,庄得到法国大公司的任职邀请,欣喜异常,顾不上她,只身前往法国。两人开始了跨国之恋,每天只能靠视频电话联系,一天说不上几句话。

庄还没和她商量,自己申请了法国的永居,想永远留在法国。她非常震惊:“那我呢?”“你也可以来法国呀。”

可是她从没想过、也不愿去法国定居,她离不开北京,这里有她热爱的工作,她的亲人,还有她二十多年生活的一切。

她争吵过、妥协过、努力过,可庄只顾自己工作和升职,永远把工作和交际放在她之前,最后两人分手。

评录官看来,北京这么大,中国这么大,如果庄有能力,在北京一样可以充分发挥,甚至发展的更好,丢下她,选择法国公司,甚至还不征求她的意见、不顾她的感受,独自申请永居,只能说对她的重视和感情不如事业工作。

多年后,庄成为公司中国区的负责人,回到北京找她,希望和她重修旧好,但她拒绝了。

世上公司有千万家,有能力永远不缺机会,可是她只有一个,错过就是一生。

而对她来说,假如当时给她穿越时空的透视眼,让她看到,如果分手,之后就会和方结婚、生女,因为她之前和庄的经历等原因,最后离婚,再让她选择是否和庄分手,她会如何选呢。

假如,她和庄恋爱后就立刻结婚,和庄在一起,也许会生个孩子,在法国找个她喜爱的艺术相关工作,过得说不定也不错,庄调任北京后,再跟着回来,那人生又是一番风景。

二、去生活,柴米婚姻方协文

她和庄分手后,辞去北京工作,去上海读研加疗伤,到复旦大学第一天,碰到了迎新的方协文,她立刻成为方眼中的女神。

方出身贫寒,来自一个东北小城市延吉,父亲在孩子出生不久就因工伤去世,母亲也没受过多少教育,抚养他长大。他努力上进,考上了复旦大学最热门的专业,还是保送的研究生。

(评录官发现影视里,类似情况太多了,比如不久前《不够善良的我们》里,男主和他妈妈,评录官写了《三重禅理的薛丁格之猫》,欢迎关注阅读)

方为她费尽心思,为了接近她,方找到她兼职的餐厅一起打工,方还收留她捡到的流浪猫,为了和她成为室友,方倾囊租下相邻的单间。方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逐渐温暖了她。

他在上海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却主动表示,如果她想要回北京,他可以放弃工作跟随,她深受感动。方的身上也有许多打动她的品质,比如勤奋好学和近乎强迫症般的自律。

他们准备结婚了。她反思了自己,认为当初要求庄回国也很自私,这一次,她要竭尽所能的体贴方协文。

她主动和方去了他的东北老家,在方家院子里摆了几桌喜酒,请了方家亲友二大爷等人,这也就是她的婚礼婚宴。

她放弃了从小到大习惯的舒适生活,心甘情愿和方一起蜗居在狭窄的出租屋里,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创业。

可是,踏入婚姻后,生活却不复婚前的甜蜜。方怕她离开自己,想用家庭困住她。她怀孕了,挤公交车时因为低血糖晕倒,方背着她辞掉了她的工作。她虽然生气,还是选择原谅。

生女儿时,婆婆不顾她的疼痛,以对婴儿好的名义,拒绝无痛生产。

日常,婆婆对她经常用家乡方言挑剔指责。

她愿意为了孩子和家庭一再忍让包容,既因为她选择了方作为丈夫,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及给女儿太初良好的家庭环境,还因为她的修养和气质,不会也不屑于争吵。

比如她从阳台上可以看到下面说话,如果开窗,她能偷听到楼下丈夫和婆婆的对话。但她不会这么做,也不屑于这么做。

如果她和婆婆吵架,无论输赢,她就不再是黄亦玫了。

在她与方的婚姻中,有人觉得她应该早就反抗,争取自己的权益,还有人说她窝囊,不与婆婆争斗。

对此,编剧李潇说,“没有绝对的坏人,哪怕是婆婆,也能从她的角度找出她的心理和行为依据,我们个人的感受会零星地投射在每个角色身上”,“这恰恰可能是因为黄亦玫站在了婆婆的角度考虑问题,她认为婆婆是一个不容易的女性,愿意包容她的缺点。”

婚后数年,方已经事业有成,她一直守在家里,做着家务,照顾孩子,眼看女儿小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她想重返职场。

方无法理解,自认赚得已经够多足够养活妻子和女儿。他害怕失去她,要完全控制她,偷偷拒绝了她的OFFER,还想用生二胎继续绑住她。

方还不让她回北京娘家,担心她和前任来往,平时她出去一趟,也会问东问西,还和婆婆一起监控她,甚至还在她手机里安装了追踪软件。

她的包容、体贴和忍让没有换来家庭和睦,她能忍受婆婆的挑剔指责,却无法忍受丈夫无止尽的猜疑,面对没有信任和温暖的婚姻,面对失去的艺术爱好和工作,她对眼前的生活和未来感到失望。

她平静又坚决的提出了离婚,方不同意,还用“以后看不到孩子”来威胁。法院一审判决感情没有破裂,驳回了离婚。

她就等待六个月后再次起诉,方终于松口,两人离婚。

生活啊,无论你的出身多好,多么美丽、高贵,该承受的生活之苦,一样都不会少。

方为何婚后会有这样的言行,他的心理估计是这样:

首先是自卑,在父母方面,相比妻子高知家庭的自卑,还有,刚刚结婚时,一穷二白,相比早已是业界精英人士庄的自卑。自卑带来挫败感,给自己不断施压。

其次是不平,方的条件也不差,结婚前,方只有过她这个女友,是他的第一次,她却和别的男人在一起过,而且她的家人和很多人都知道。

第三是猜疑,她会不会再和庄有联系,特别是柴米生活,锅碗瓢盆,难免磕磕碰碰,生气吵架时她会不会情绪发作,又去回应庄的联系。猜疑是柄双刃剑,只会让彼此心累,感情破裂。

在这三种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了第四种心理,控制,不准外出工作,在家带好孩子,太初长大可以上幼儿园了,那就再生个二胎,继续在家带孩子。

客观来说,方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对她也爱到深处,关怀备至,不然她也不会和方结婚。

假如,她之前没有庄的经历,方和她在婚前都是彼此的唯一,婚姻可能会是另一个模样,每个男人估计都希望深爱的老婆,和他结婚之前,身心没有过别的男人吧。

(插一句,目前中国大陆女性法定结婚年龄20岁,在全世界是偏大的,中国港台都是16岁,日、韩、英也是16岁,法国15岁,不知别的国家地区出于什么考虑,是不是希望恋爱和结婚,两者紧密在一起。)

再假如,她是对职场和工作没兴趣的女人,乐于在家,相夫教子,自得其乐,那婚姻可能也和现在不一样。

可是,那都是假如。

方在老家婚宴当晚,听她说了前男友的事后,如果难以接受,或者需要考虑想清楚,那就次日先不去拍结婚照、领结婚证。

既然方选择了结婚,那就代表他接受并且应该放下她的过去,调整心态,在婚后生活里,看到她为他的改变,怀孕生产育儿的辛苦,珍惜她的体贴和付出,充分相信她,理解她对艺术和工作的热爱,支持她去做喜欢的工作。

她也应忘记庄,让庄在心中死去,在生活中消失,彻底断绝和庄的一切联系,包括电话短信见面等,让方安心。

方也同时配合,不再提及,让庄在两人的婚姻生活里死去,否则又会反过来影响她,让她脑中本已淡化、过去了的庄,又在方或明或暗的言语中浮现出来。

实际她在和方相恋后就应如此,而不应在老家婚礼晚上,仍然偷偷接电话、看短信,还让庄过来和她和方见面,这方面,苏苏比她更明白,苏苏和她的电话里也说的很清楚,对她哥擅自向庄告知她去向的行为也批评的对,那就是在破坏她的一生幸福。

如果她没想清楚,心里放不下庄,做不到彻底断绝,就先不结婚,方也在次日拍照、领证前多次向她确认,还拍不拍结婚照。

另外,庄在选择去法国,两人分手后,也不应再打扰她,尤其在她到了方的老家结婚后,和她的联系就是在祸害她,破坏她的家庭幸福。

结婚后,不管是她还是方,平时出去有个啥事,都应该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告知一声。两人一起,彼此相依,互相温暖,努力过好当下和以后的日子,让太初快乐成长,让三口之家欢声笑语。

实际她从结婚开始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努力,可惜方式方法有问题,也可能对庄不够决绝,效果不好。

方可以去心理咨询,和评录官聊一聊,或者听听禅理,看看经书,放下过去,心怀善念,还可以和她一起,到阿勒泰的草原雪山放松心情,开阔心胸,治愈内耗,活在当下。

可惜他一直陷在四种心理的泥潭里,脾气情绪也变得暴躁易怒,让自己痛苦,让她也痛苦,生活难以继续,最终家庭解体,给孩子也带来伤害。

三、去受伤,天人永隔傅家明

离婚后,她当即带着女儿太初回到北京,找到从前的老板蒂娜,一起合作开美术馆。压抑多年的工作热情爆发了,她迫不及待地做出策划方案,现场沟通时设计师赞叹不已,完美地策划了美术馆的首展。

她从一个灰暗压抑的家庭主妇,变回热情洋溢的职场精英。

在画廊开幕第一天,她设了一个谜题,只有一个叫傅家明的人解开了。

对方看懂了她的画作,还为这幅画配上摇滚乐。音乐响起,她在画作前翩翩起舞,感觉画中的海浪在激荡,海鸥在飞翔,一如她的心灵。

她想学架子鼓,傅就手把手教她。一曲终了,两人骑着摩托在黑夜疾驰,享受自由的快乐。她想给绘画展品加上配乐,傅倾力支持。

他还带她和太初,去田野中听风吹、鸟鸣、花开的声音。太初的兔子死了,傅安慰着太初,细心帮它安葬,给它写歌。

他的每一处心思,每一个举动,与她无比合拍。

她的教授父母对她离婚后,认识的傅也表示非常满意。

两人感情甜蜜美好,一切仿佛在走向幸福。

不料傅在帮弟弟张罗婚礼的时候,竟突然晕倒。她这才得知傅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已经活不了多久。

她陪傅一起吃魔鬼辣的火锅,一起徒步爬到山顶,陪着傅享受最后的时光,让所爱之人了无遗憾。

傅去世后,她伤心欲绝,把时间精力都用在努力工作和抚养女儿上。

评录官这里忍不住有个疑问,傅为何对她隐瞒自己的病情呢?应该开始就坦诚相告啊。

隐瞒病情得到了她的身心,三个月后把所有财产留给弟弟,告别人间,让离婚不久的她再次受伤,傅是真的爱她吗,还是自私、虚伪、心机,从头到尾在欺骗她呢?

再多想一步,假如傅身体健康,这些还会发生么,也许遇到她以后,短短几个月的情景故事会依旧发生,但是傅会和她结婚么,会不会选择别的女人,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长年带着别的男人的孩子、还花时间精力去教育培养呢?

纵观全剧,黄亦玫在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路上,一步步进阶,一点点成长。

她和庄初恋时,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和何结婚后,成熟了许多,更加体谅、理解对方,她明白爱一个人就要包容他的缺点。

在她准备离婚时,她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离婚回到北京后,她的状态又有所不同。

后面,她带女儿太初体验飞行,认识了飞行教练何西,何西因为冲动打人,失去成为飞行员的资格,她安慰说:“除了生死,没什么大事。”

两人之间,编剧李潇说,并不是爱情,不是姐弟恋,他们的关系是一种不同于爱情的,或者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庄请她吃法餐,特意点了当初没吃上的一道菜,希望还能和她开始,方想和她复婚,都被她拒绝。

事实上她已不再渴求他人的爱,她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自己给自己肯定,不再希求幸福,自己便是幸福。

英国女作家、“自由精神开拓者”伍尔夫说,“不必着急,不必耀眼,不必成为别人,做自己就好。”

是啊,生如昙花,自当欢喜盛开。

天空就在我们的头顶,月光常常照在我们的窗沿。

她对庄、对方、对傅,每个选择当时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都想相伴一生、白头到老。

可惜,人生圆满,往往是一个梦想,哪怕是天之娇女,也是一样为爱情所苦,被生活所困,在糟糕的婚姻里伤痕累累,在生离死别时痛彻心扉。

诺奖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珍珠》里写道,一切美好的幻想都是无谓的,世界上最大的珍珠也不过是一个幻影。

时光仍在继续,世事依然无常,不论发生什么,生活的列车永远一路向前。

她的女儿也会恋爱、结婚、生子,她会有女婿和外孙。正如她在女儿刚出生时写的一封信,无论人生是苦是甜,人间是值得的。

作为一个母亲,她知道女儿将来也可能会受伤,但她应该来这个世界,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经历风雨,体验美好,感受这人生滋味。

评录官:6分,值得一看。

0 阅读:2

首席评录官

简介:篇篇原创,静心感受文图。 字字用心,畅享精彩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