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用,有时很有用。
仅仅为了阅读而阅读,不能从中收获知识,洞明事理,还是放过自己,把阅读撂在一边去吧。
如果时间、精力和阅历不允许,即使是有定评的好书,有时也不得不弃之不顾,比如《易经》《论语》《红楼梦》。
《小窗幽记》里,明人陈继儒认为读书能够养精神。他说对了一部分。
如果把精神世界看作是一座殿堂,那么,阅读只是通往殿堂的一道门槛,引领我们进入精神殿堂。
阅读只是精神世界的一个部分,远不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全部。
阅读更多的是一种乐趣,甚至是许多人一生最大的乐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睿智的洒脱就在于此:领略妙处,体味无穷兴味,又能体察阅读的局限。
把阅读当作修养身心,端正品行,未免高看了阅读。许多品行低劣的人,阅读量并不比常人少,甚至多得多。
阅读多,并不必然知道的就多,两者没有正比的关系。
阅读很多,一旦做起事来,又感到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说明阅读多寡,与做事好坏,没有必然的关系。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道出了古往今来众人的共同感受。
事实上,进入社会之后,真正能为生存提供帮助的,就是那些屈指可数的条条款款。这些东西,从社会读书中撷取的并不多,更多的,都是在磕磕碰碰、跌打滚爬中获取的。
这就是经验和阅历。
各种人生指南、成功秘诀的书籍,充斥着书市和网络。这类书,大到药石之言的心灵指导,小到简明扼要的具体操作。
它们言之凿凿,振振有词:能让笨嘴拙舌,变得伶牙俐齿;能让一头雾水,变得料事如神;能让身临险境,很快转危为安;能让两眼一抹黑,变得明辨是非。
它们教会如何识人知人,使那些在江湖世故中的眼瞎者,擦亮眼睛,变得火眼金睛;使人在职场和生意江湖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它们为那些想自主创业做老板的人,提供相机行事、进退自如的渠道和思路,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它们为那些极欲再上一层楼的人,提供攀登高位的思维途径,开辟驰骋仕途的思想格局,扫清拾阶的认识障碍,助其步步高升。
至于婚恋场上,它们更是长袖善舞,如果还没结婚,他们支招帮你找到心仪的那一半;如果已经结婚,有了七年之痒,它们还能提供各种自救……
太多了,太多了,大脑装不下,再这样下去就要卡顿死机了。到头来,大脑搅成了一团浆糊。
阅读多,并不必然行事就顺畅,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阅读多,并不必然增强人的聪明才智。
阅读而不消化,不动脑不思索,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把自己读蠢了、读痴了,读癫了,弄出些谬误荒唐的事端,这样是例子不胜枚举。
吃杂书的蝼蚁
题主把书读到了狗肚子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