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坛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清除计划”。现任总统小马科斯政府近日向国际刑事法院(ICC)递交重磅名单,要求对前总统杜特尔特及其36名核心盟友展开全面调查,此举直接导致杜特尔特长子在南部集结数万民兵进入战备状态。在这场席卷菲律宾的超级政治风暴中,中国外交部关于“尊重各国司法主权”的声明意外成为各方解读的焦点。
马科斯家族对杜特尔特阵营的围剿已超越常规政治斗争范畴。在ICC框架下启动的“反人类罪”调查程序,表面上针对禁毒战争期间的过度执法,实则剑指杜特尔特的政治根基。知情人士透露,调查名单包含3名现任省长、7名退役将军以及26名地方豪强,这些人物控制着菲律宾南部60%的地方武装和警务系统。
这场司法战役的深层逻辑在于打破菲律宾特有的“军政复合体”结构。杜特尔特任内通过禁毒战争,将地方警察系统与家族势力深度绑定,其女莎拉·杜特尔特作为现任副总统,仍掌握着全国警察工会的实质性影响力。马科斯政府试图借助国际司法机构,系统性瓦解这种“国中之国”的权力网络。
2016年启动的雷霆扫毒行动,曾是杜特尔特的政治资本。当时菲律宾毒品犯罪率骤降47%,基层社区治安明显改善,这项政策为其赢得73%的民意支持率。但铁腕手段埋下的隐患正在反噬——超过6000人的死亡数字成为国际社会的指控铁证,而基层警员在行动中形成的“战时特权”,更催生出新的权力寻租空间。
现任司法部长公布的秘密档案显示,部分涉及禁毒的警员涉嫌收取毒贩保护费,这些证据链恰好指向杜特尔特的心腹幕僚。马科斯团队巧妙地将反腐议题与司法审判捆绑,既迎合国际社会的问责压力,又切断了杜特尔特派系的经济命脉。
面对马科斯政府的全方位进攻,杜特尔特家族亮出隐藏多年的底牌。其长子保罗在达沃市郊的军事基地举行誓师大会,1.2万名配备突击步枪的民兵完成战前部署,这个数字相当于菲律宾陆军总兵力的15%。更令人警惕的是,棉兰老岛多个军事检查站出现异常调动,三支机械化部队向首府方向移动了80公里。
这种武装对峙的根源在于菲律宾特殊的“地方武装合法化”政策。根据《地方防卫法案》,各大家族可保留不超过辖区人口1%的私人武装,而杜特尔特家族实际掌握的民兵数量远超法定限额。分析人士指出,这些经历过禁毒战争淬炼的准军事力量,其作战能力远超普通警察部队。
马科斯政府的“国际化”策略正在重塑地缘政治格局。美国第七舰队近日与菲海军在巴拉望岛举行联合演习,五角大楼特别批准向菲警方提供价值2700万美元的监控设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关于“反对将司法问题政治化”的表态,被菲律宾舆论场多维度解读——有媒体认为这是对马科斯政府的外部警示,也有学者视为对杜特尔特派系的间接声援。
值得关注的是,马科斯政府提交ICC的证据文件中,刻意隐去了涉及中国公民的27起禁毒案件卷宗。这种“选择性司法”暴露出其既要迎合西方价值观,又试图维系对华经贸关系的矛盾心态。
这场政治清算已触发菲律宾宪政危机。最高法院正在审理总统是否有权将前国家元首移交国际法庭的宪法争议,更严峻的是,海关总局查获价值4.3亿美元的军火走私案,货物清单包含反坦克导弹和卫星定位干扰器,显示有外部势力正在向菲律宾输送致命武器。
马科斯政府的豪赌正在演变为国家灾难。随着ICC调查组即将抵达马尼拉,这个拥有1.1亿人口的国家正站在全面内乱的悬崖边缘——司法审判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能意外促成政治和解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