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过元旦恰逢大雪的回忆

元旦、雪

元旦、雪

(一)

第一次不在家过元旦是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

班上三十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元旦前几天下了场大雪,老广们惊喜万分:呵,这就是雪,来自海南的阿郑竟穿着拖鞋在雪地上跳起舞来。

说银装素裹也好,说分外娇娆也好,姑苏的雪景确实令人陶醉,反正大家都一齐涌上了北寺塔,真正体会到了登高远眺的滋味。

尤其是在新年之际.

(二)

第一个不在家过的元旦之夜—定要过得热热闹闹的。

早就忙开了,从老师家借来大煤炉;下午就把炉火拨得旺旺的,有人买来了花生,红薯在上面烤,已经吃了一下午。

晚上的重头戏是以各寝舍为单位包饺子,都把炉子放在大厨房,用“手忙脚乱”形容第一次包饺子似乎太简单,我觉得用“找不着手脚”才恰当.

也有例外的,来自唐山的阿敏的双手象变魔术似的,一个人赶皮够一桌人忙乎的,

对了,阿敏吃还着了夹着五分硬币的那个“福”饺子.

(三)

和青年人在——起,老年人也会变得年青起来.

教外语的张老师的脸被炉火照得通红,她满腔深情地用俄语唱起了<<喀秋莎>>”正当犁花开遍了原野,路边飘着柔漫的轻莎…,”

是啊,在这雪夜,你闻到了犁花的香味了吗?

(四)

远处传来了寒山寺的悠长久远的钟声,电视里主持人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宣告新的一年的到来.

沸腾了,楼道里,走梯旁,到处是问候声,到处是Happy new year,雪,这时,悄悄地下得更大了.

不知是谁提议,打雪仗去,竟一呼百应,学校的大操场上,竟然雪团飞舞,头上飘着雪花,时钟巳指向凌晨一点.

(五)

前不久,收到老友寄来的贺年卡,画面是暖色的窗户,还有一串蓝色的风铃,原野里一片白茫茫.老友在附言上写道:还记得我们一起在雪地上打雪仗的情景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