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从北京的疏解中,接入了哪几家央企?

依波旅游 2025-02-05 03:04:59

北京进行"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些顶级产能和央企将流向地方,谁接到这波外溢,谁将大大地促进本地的产业提升。

青岛承接到了哪些家央企呢?

一、中国船舶集团

2021年其总部整体迁入西海岸新区,是山东承接到的首个"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央企总部。

2023年带动青岛船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占全国船舶工业产值的15%。

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

投资150亿元在崂山建设了"中电科青岛半导体产业园",2024年量产14纳米芯片,产能占全国12%。

北京量子通信、6G实验室迁入,引入800多高端科研人员。

三、中国中车集团

城阳区高速列车基地,2023年出口额50亿美元,占全球高铁出口份额40%;全球60%的高铁齿轮箱在此研发。

四、中国钢研科技集团

落地于即墨蓝谷,研发航空钛合金材料,属于新材料突破领域。国产大飞机C919的关键部件,90%由青岛基地供应。

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属于无人机集群的领域。即墨“翼龙”无人机基地2024年产能达500架/年,全球市场占率30%。

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国机集团)

高端装备,位于胶州上合示范区。投资80亿元建设的智能农机产业园,2024年出口非洲农机1.2万台。

七、中国华能集团

新能源布局。在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建成的北方最大海上风电基地,装机容量2GW,年发电量60亿度。年减碳量相当于种12亿棵树。

八、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港口升级。董家口港新增400万吨级泊位,202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全球排名第5。

青岛通过承接多家央企,构建了"海洋+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三角支柱,2024年战略新兴产业占比突破38%,正从"沿海工业城市"向“全球科创海洋中心城市”质变,重塑北方经济格局。(信息来自线上查阅。仅作参考)

2 阅读:323
依波旅游

依波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