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今年55岁,已经开始计划他的退休生活了。
他常常在饭后和老伴谈论自己心中的退休生活图景:有个小院,种些花草,每天喝喝茶晒晒太阳。
但最近,新的延迟退休政策让他有些犯难。
身边的朋友也开始议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李叔对这政策到底怎么看呢?
他时常在想,延迟退休到底是添了福利,还是延长了工作时间?
弹性提前退休的计算先来说说弹性提前退休,这听起来好像有个不错的退路。
对于1968年出生的人来说,按照新的政策,最早能在60岁退休。
假设李叔是保险资历完整的那一类,他就能从现在开始到60岁一直缴纳保险,60岁那年,他的工龄将达到38年。
依据去年的社平工资为8000元,李叔的基础养老金就会是3040元。
还有他的个人账户,假设里面有10万元,60岁时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会是719元。
这样算来,60岁退休的话,他每月能拿到3759元的养老金。
听上去不错,但也还要想一想,他是否更愿意早点享受退休生活。
其实,对于不少像李叔这样的工薪阶层,身体还行的情况下,多赚几年也是不错的选择。
按照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1968年出生的男性,比如李叔,如果选择在61岁退休,就会多出一年的工龄,也就是39年。
假设2029年的社平工资涨到了8100元,那李叔的基本养老金会被提高到3159元。
他的个人账户金额在这一年增加到了11万元,按61岁的发放比例,个人账户养老金为833元。
这么算下来,每个月他能拿到3992元的养老金。
只延迟一年,养老金就增加了不少。
不少人可能想,提前或按时退休,只差一年,真的值得吗?
当身体允许,单位也不排斥时,多赚几百块也是增加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探究弹性延迟退休的利弊这延迟退休真的是件利大于弊的事么?
李叔在考虑要不要申请延迟退休时,琢磨着64岁退休会怎么样。
如果李叔多延迟三年退休,那到时候的工龄会是42年。
假设2028年的社平工资继续增涨,达到8400元,那么64岁退休时,李叔的基础养老金会是3528元。
个人账户涨到13万元时,按那时的发放比例,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192元。
这样一举下来,他每月能拿到4720元。
选择延迟退休,是在给未来的自己做一份长期投资。
这种投资,不仅体现在养老金的数量上,更在于他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身体好、精力足的李叔,可能还会觉得多工作几年充满了乐趣,也能多些满足感。
选择权利与实际收益对比虽然选择票在自己手里,但做决定时,李叔还是得好好思量。
在2025年至2039年期间退休的人,正好赶上这一政策转变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佳退休时间。
养老金始终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鼓励更长和更多的缴费。
但选择几时退休,并不只是一个经济账。
从现实层面看,单位是否支持,身体是否允许,情感上又能否舍得离开奋斗了几十年的职位,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政策再多变,最终落实到个人身上,核心还在于权衡与选择。
如果身体和条件允许,晚几年隐退,让自己在工作中觉知到生活的丰富与多样,那么,多延迟几年退休也许并不令人难以接受。
毕竟,养老金支撑的金额,也在随着工作年限而增加。
而如果某天李叔坐在阳光下,喝着茶回顾过去,发现自己的选择让生活更加充实,那这多几年工作换来的更多一些养老金,也就是一种对未来的安慰。
选择的立场和观点,最终,还是在于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从容。
用户10xxx08
这文章写的简直胡扯,误导。
用户15xxx30
我想咨询一下,88年参加工作,到退休时是否还有视同缴费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