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5月正式上市,新款吉利博越L正式亮相

尤明轩说车 2025-04-13 08:59:48

话说,最近汽车圈儿流行起了“架构”风,这架构、那平台,听得人云里雾里。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车企不像以前那样老老实实地跟你聊发动机、聊底盘,反而是把一堆听不懂的“架构”词汇甩你脸上?你说这是技术升级呢,还是纯粹的“忽悠”大法?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事儿,就拿最近亮相的“第四代博越L”来说事儿,看看这“架构”到底是个啥,值不值得咱掏腰包。

说起博越,那也算是吉利的一张“王牌”了。但到了“第四代”,这名字前面加了个“L”,设计也大变样,最关键的是,官方还特意强调了它用了个“全球首发GEEA 3.0电电气构架”。这“架构”一出,立马感觉高大上了不少。这“架构”到底能给咱带来啥?难道只是换了个壳子,换了个说法?

先说说这外观,见仁见智的事儿。大嘴格栅、贯穿式灯带,现在的新车好像都长这样,你说它时尚吧,确实挺时尚;但你说它有啥特色吧,好像也说不上来。侧面的悬浮式车顶啥的,也是烂大街的设计了。尾灯倒是改了改,加了点弯弯绕绕的灯带,想让人一眼认出来。这外观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你说它不好看吧,也还行;但要说有多惊艳,那可真算不上。

进到车里,内饰也换了新造型。大屏幕是标配,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也安排上了,营造出一种“科技感”。中控台的设计也挺复杂,空调出风口弄成了竖着的,想显得年轻活泼。座椅也升级了,通风、加热、按摩,该有的都有了。氛围灯也加了不少,还有啥16个喇叭的音响,感觉配置是挺足的。话说回来,这些东西真的能提升“驾驶体验”吗?还是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我总觉得,现在的车企有点“本末倒置”了。他们花大把的钱去堆配置、搞设计,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东西: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你说你内饰再豪华,屏幕再大,音响再好,要是开起来动力不行,变速箱顿挫,底盘松散,那还有啥意思?

这“第四代博越L”,动力方面还是老一套,1.5T和2.0T发动机,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已经用了好多年了,技术上也没啥突破。你说它够用吧,也够用;但要说有多强劲,那可真谈不上。而且,双离合变速箱的顿挫问题,也一直被人诟病。

现在问题来了,这“全球首发GEEA 3.0电电气构架”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官方的解释是,它是个“先进的电气架构”,能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扩展性等等。但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实在是太抽象了。我们又不是工程师,谁能搞懂这些复杂的概念?

说白了,这“架构”就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车企想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反正消费者也听不懂。我觉得,这种“过度营销”的做法,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你与其花大把的钱去宣传“架构”,不如把这些钱用在提升产品质量上,让消费者能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并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的“架构”。有些车企的“架构”,确实能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提升。比如,模块化平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也能让车辆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关键在于,你要把这些“架构”的优势,真正转化成消费者能感受到的东西。

这“第四代博越L”,到底值不值得买?我觉得,这取决于你对汽车的需求。如果你只是看重外观内饰的设计,对动力性能要求不高,那它还是可以考虑的。它的配置还是挺足的,价格应该也不会太贵。但是,如果你对驾驶体验有更高的要求,那我觉得还是慎重考虑吧。

因为,从目前来看,这“第四代博越L”并没有在“三大件”上做出太大的改变。它的动力总成依然是老一套,双离合变速箱的顿挫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而所谓的“全球首发GEEA 3.0电电气构架”,也没有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

现在,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各家车企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吸引消费者。但是,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只有把产品做好,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手段,只能一时吸引眼球,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那些过度宣传“架构”的车企,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抛弃。

汽车,说到底是个工业品。它不是艺术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最核心的功能,还是“代步”。车企在造车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安全、可靠,才是最重要的。

配置再高,设计再好看,如果没有安全保障,那一切都是空谈。动力再强劲,操控再好,如果经常出故障,那也是白搭。

所以,我希望车企们能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让消费者能买到真正物有所值的汽车。

话说回来,这“第四代博越L”到底怎么样,还得等它真正上市之后才能知道。咱们现在说的这些,也只是一些猜测而已。但是,我希望我的这些想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在买车的时候,不要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所迷惑,要多了解一些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汽车。

对了,最近几年,中国品牌的汽车发展速度非常快,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产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品牌在技术积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和国外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我希望中国品牌能继续努力,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想说一句:汽车行业,是一个需要“匠心精神”的行业。只有那些真正热爱汽车,用心造车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才能创造出真正伟大的产品。

总结一下,说了这么多,核心就几点:

1.  别迷信“架构”:车企宣传的“架构”很多时候是营销手段,别被忽悠了。要看实际性能提升。

2.  关注“三大件”:动力、变速箱、底盘才是核心。别光看配置和外观。

3.  理性消费:买车前多做功课,了解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

4.  支持中国品牌:但要理性看待,希望中国品牌继续加油。

数据说话: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市场份额达到56.1%。这说明中国品牌正在崛起,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真正用心造车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哈呼呼

哈呼呼

1
2025-04-15 16:44

感觉前脸没有第三代的辨识性,新款屁股底下车牌那有点突兀,个人看法哈,车身线条倒是可以,现在更新的就是里面的系统以及智能化的东西了

尤明轩说车

尤明轩说车

尤明轩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