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成交量连续大幅萎缩,这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信号?接下来,我们用几分钟时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在金融行为学中,分析投资行为与心理活动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量化且规范的指标。以股票市场为例,量价指标便能很好地反映投资者当下的心理状态与情绪。
就成交量而言,2025年3月14日,沪深两市成交量接近18,000亿。然而,仅仅过了8个交易日,到3月26日,成交量已降至11,400多亿。在这短短8个交易日内,成交量从18,000亿大幅下降至11,400多亿,减少了约6,500亿,呈现出连续且显著的回落态势。
成交量回落的背后蕴含着深刻含义。在整个市场交易中,一方面体现为场内资金流出,另一方面表现为场外观望资金的流入情况,这就如同一个是出水口,一个是进水口。当成交量持续回落,水位下降,意味着场外观望资金入市变得愈发消极,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重。这充分反映了当前整个市场的心理状态。
此外,成交量下降不仅表明场外观望资金入市态度谨慎,场内主力资金不断流出也是当下市场的一个显著现象。通过成交量,我们可以洞察场内和场外资金的心理变化。
在股票市场中,有“天量天价”和“地量地价”的说法。以2024年为例,9月底中国版量化宽松政策出台,股市触底反转并放量上涨。我记得在2024年10月8日和10月9日,成交量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以上证指数或深成指作为参考,在10月8日和10月9日也达到了近一两年的高位,至今仍未被突破,这便是典型的天量对应天价。
从2024年9月底市场底部反转至2025年3月26日,恰好历经半年。从成交量的“地量地价”角度来看,成交量最低的时期集中在2025年1月7日所在的那一周以及1月14日所在的那一周,大致是1月中旬的这两周时间,最低成交量约为1万亿。
而3月26日11,400多亿的成交量,在过去半年中处于第八低的水平。也就是说,在过去半年里,仅有8个交易日的成交量低于当前,且这些交易日均出现在2025年1月7日所在周和1月14日所在周。
回顾当时的指数点位,恰好也是2025年以来指数点位的最低位置。这表明,尽管当前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厚,场内资金也存在较强的怀疑情绪,但从成交量这一指标判断,指数大概率处于阶段性底部位置。这意味着自3月21日以来的市场调整走势,很可能已接近尾声。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