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口碑两极分,吐槽的大多都说新蝙蝠侠造型难以接受,不再像诺兰三部曲中的花花公子一般帅气,整个人显得很沉暗阴冷,没有一丝阳光和笑脸。
事实上影片揭示了蝙蝠侠的成长历程,他的行为和想法到片尾有很大的改变,电影中的蝙蝠侠是91年出生的,为什么是这一年稍后通过彩蛋告诉你,想想30岁的你是什么状态,难道30岁的布鲁斯,不需要被身边的人影响,不需要启蒙,不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吗?
他28岁成为蝙蝠侠,两年的时间之内,潜伏在哥谭市黑暗的角落里,声称自己为复仇使者,到片尾他拯救哥谭市,刚好揭示了英雄的成长历程,从黑暗变成曙光,我觉得没有毛病,因为现实中人都在成长在改变,不是吗?
从安排上包含了太多隐藏的深意,猫女和最后的竞选者为什么是黑人,而一个长相斯文的小白脸,为什么会心理扭曲,很多细节反映了那个地方的社会现状,全篇几乎很少看到有太阳出现的场景,要么就是黑暗,要么就是黄昏前的一抹残阳。
《新蝙蝠侠》继续弱化作为一个超英对黑科技的过度依赖,反而把他变成像普通人一样,以更现实的角度,讲故事破案的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人类超英到底该是什么样子。他凭借普通人的力量,借助更强的体能和更高的洞察力,来拯救一个城市,把黎明光明和正义带出来影响世人。
开篇就有一个致敬诺兰三部曲的彩蛋,通过谜语人的视角看到房间里面,一个小孩在万圣节和父母玩讨糖的游戏,穿着斗篷拿着剑像个忍者,刚好与诺兰三部曲蝙蝠侠的起源经历,在忍者联盟学习时候的装束很像。
新蝙蝠侠并没有去花时间介绍蝙蝠侠的起源身世,因为大家都知道,所以导演通过一个有着类似经历的小孩去表达;让他与蝙蝠侠、阿福之间形成视觉对视,自然而然的能够让大家看懂年幼布鲁斯的经历以及内心的状态。我觉得表达方式挺好,既省了时间,又含有致敬成分。
第2点其实在预告片里面看到猫女的时候,我个人比较失望,当初认为她的肤色和形象比不上诺兰三部曲的猫女。但真真正正从此角色进入电影的那一刻开始,到全片结束,你会发现她的演技以及形象塑造,完全会超乎意料,一点都不差。比较稍微带点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更多的猫女和蝙蝠侠的情感戏,以及他们俩的结局。
第3篇中的大反派谜语人为什么是一个看上去很斯文的小白脸,一个戴着眼镜的白净书生应该是正常人,但是却塑造出了扭曲与变态的心理,这一切在早有铺垫,与那个地方的社会现状有关,也是一种呼应,弱势群体应该被得到重视。
开篇出现谜语人偷窥的镜头,体现了他的心理和生存状态,就是一个躲在背后的小丑。但到底是什么让白面书上形成了小丑?地铁中的小片段,可以找到答案,一群混混在阴暗的角落盯上了弱势群体,戴眼镜的白面书生,把他一顿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使谜语人此类社会角色发生心理扭曲转变,以及有复仇想法的一个点。
第二就是他与布鲁斯一样,从小都是孤儿,但是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一个是富丽堂皇的大公子哥,一个只能在孤儿院忍饥挨饿受冻,他受够了竞选舞台上的谎言和承诺,他看到了被关注的人都是精英阶层,而自己这类弱势群体则被忽略了,也是使得谜语人心理扭曲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电影刻画他的形象,还有一层隐藏的含义是,呼吁大家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
同台竞选哥谭市长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白人男子和一个黑人女性,从他们竞选的策略以及人格上完全不同。猫女也是黑人,从她和蝙蝠侠讲身世的片段,可以知道她的母亲一定是个黑人,其中有一句台词说,这个城市只在乎那些优越的白人,通过电影的角色安排以及对话,大家都可以感受到,黑人明显处于弱势,也是凸显了他们的社会现状。
第4来看看参考致敬的8个重要彩蛋:1.在回蝙蝠洞到写日记的过程中,一直播放一首蝙蝠侠在听的背景音乐,这首歌是摇滚风涅槃乐队的somethingintheway,发行的日期是1991年,刚好是蝙蝠侠出生的那一年,电影之前有一部小说写到他出生在91年,事实上导演说过,曾经涅槃乐队的主唱是新蝙蝠侠形象塑造的灵感来源,所以这首歌发行的年份与蝙蝠侠出生的年份刚好是契合的。
2.赛琳娜抓法尔科的脸以及她的造型,是参考致敬了第407话《蝙蝠侠:元年》的一个场景。
3.在以前的作品中,布鲁斯韦恩都住在韦恩庄园,但新蝙蝠侠没有看到庄园住所,从全景画面可以发现,他的家类似一个高塔,就是韦恩塔,蝙蝠侠6岁的时候搬了进来,韦恩塔内部一个镜头里看到了莎士比亚的半身像,这一彩蛋是对1966年电视剧《蝙蝠侠》的直接致敬。
4.韦恩终点站和蝙蝠洞,哥谭市的铁路,是在他父亲的主导下修建的,片中可以看到最后一个站点韦恩站,他刚好从此处经过,利用附近的废墟和偏僻的地下车库,建造了蝙蝠洞作为他的大本营。
5.关于蝙蝠侠的父母,法尔科告诉布鲁斯,他年轻的时候,托马斯韦恩在一次紧急的外科手术中拯救了他,而当时年幼的布鲁斯正在楼梯上看着,我们知道布鲁斯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这一段也是对第9话《蝙蝠侠:漫长万圣节》一个场景的致敬。他母亲的人格塑造与之前诺兰三部曲也有所不同,玛莎韦恩被第2次刻画成为阿卡姆家族的成员,与《蝙蝠侠1号地球》中的角色设定类似,阿卡姆家族是哥谭有名的精神病患者家族。
6.谜语人在和蝙蝠侠博弈的时候录了一段视频,讲到了蝙蝠侠母亲家族的一些历史,其中出现了一个记者叫爱德华艾瑞特,此角色出现在《蝙蝠侠:歌谭之门》
7.谜语人出现了两张不同的身份证明,一个显示了他的真名艾德华纳斯顿,另一个则写着德特里克帕克,这是此角色在以前漫画作品里面使用的别名。
8.在影片的最后留下了一个谜语网址的彩蛋,事实上是华纳和观众做的一个互动,进去之后会用谜语挑战访客,还有一些早期的电影宣传材料,以及电影减掉的小丑出境的一个场景。
整部影片都是以黑色阴冷的格调来展示哥谭的脏乱差,很少有白天的镜头,所以不少观影的小伙伴觉得画面很黑,事实上是为了烘托影片的氛围,直到片尾蝙蝠侠拿着照明棒,引领人们走出黑暗。
让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超级英雄的回归,他将凭借自身的星星之火,带着哥谭市的人们走向黎明的曙光,说实话超级英雄救人,一个非常细小平庸的举动,配上电影的背景音乐,让我看上去觉得非常感动。其实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以聊的话题,我个人觉得从剧情安排上来看,虽然长达了接近三个小时,但一点都不觉得长,尤其是猫女开场快速进入角色安排非常到位,剧情环环相扣,能够让你一直看下去,那对于新蝙蝠侠还有更多了解的小伙伴,欢迎留言讨论。
zhanglie3
真的不错,相对于漫威的说相声,DC的质感和深度才是精髓。
ghost xp
片子太沉闷了!暗黑压抑,为了突出蝙蝠侠“暗黑英雄”这一特点,场景几乎全是在晚上。另外该片节奏也很慢,只推荐骨灰级的DC迷观看。
康团团
我觉得皮肤苍白,带着黑眼圈的蝙蝠侠相比之下更像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