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3团激战羊角山,全团伤亡殆尽
1943年11月初,日军发起常德会战。
虽经我一线部队顽强阻击,由于受在兵力与兵器上均占优势的日军猛烈攻击,石门防线被突破。
驻常德、桃源周边的我74军51师、58师奉命开赴慈利设防阻击日军。
经过前期在垭门关、五雷山、何家寨一线反复拼杀,我军于11月18日占领羊角山、七姑山-线继续抗击日军的进攻。
我防守羊角山阵地的国军58师173团,当时的总指挥官为58师少将师长张灵甫,以及173团团长上校团长蔡仁杰。
58师当时下辖4个步兵团(甲级师配置):
172团、173团、174团、补充团。
而173团是58师的主力加强团,该团在1941年的上高会战当中曾在官桥街和下皮桥一带激战日军的34师团。
而在上高,173团在官桥街一带对日军34师团的指挥所穷追不舍。
最终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团长蔡仁杰获得嘉奖令。
此时在羊角山上,经过残酷战斗,除一小部分突围外,173团的大部将士阵亡在防御阵地上。
战后,躲避战火重返家园的当地群众发现在羊角山栗树垭周边有一个连(几十具)173团的遗体,便召集人将其掩埋在战前两个洞口紧临,可储藏100担红薯的洞内。
官兵们将红薯洞填平,人们覆盖士层后,每年春节烧纸凭吊,以求得阵亡官兵灵魂的安息。
后来山上的人户迁往山下,再无人问津。
埋葬阵亡官兵的红薯洞也逐年下沉为一个坑………从2014年清明节开始,慈利许多爱心人士每年来此地凭吊,纪念为民族存亡而将生命留在这高山之上的抗日军人。
(二)172团第二、三两个营激战黄石市和九溪
另外一边,在1943年11月29日的这一天,58师172团两位两个营在西面的黄石和九溪一带和13师团遭遇。
当时的杨剑秋任第58师师部副员兼第172团步兵团团长。
杨将军率部在常德以西的黄石市和九溪一带,正好和日军第13师团某部遭遇,随即展开激战。
当时他身先士卒,率队冲杀,壮烈殉职。
与杨团长一起牺牲的还有172团中校副团长謝中枢,
他当时身中六弹仍带着伤鼓舞士气,最后头中一弹,随即殉职。
(三)172团第一营激战垭门关,全营全部壮烈殉职
而在衙门关这一战当中,更是甚为壮烈。
早在15号的晚上8点左右,军长王耀武就电令58师张灵甫部,告知他,军部的侦查连已侦查到日军在石门一带有将近1万多人渡过澧水,向南面的冲来。
其中,到垭门关一带的日军为13师团伊藤联队1个大队约1000多人。
张在接到王耀武的命令之后,立即下达了甲字第5号作战命令:“着58师第172团第一营立即赶往垭门关布防!”
第一营到达衙门关之后,立即在附近修筑了防御工事,并开始布置了武器装备。
并与在通津铺进行侦查警戒的58师直属骑兵连进行联络。
当日军到达南郊村的时候,一营获得了骑兵连的消息,得知日军临时增兵到2个大队2200多人直扑垭门关。
日军的作战企图是,利用13师团两个大队突破衙垭门关门防御阵地,然后直扑常德的北面与攻城的116师团会合。
但该营依旧没有退后,再次据守,并跟日军的两个步兵大队进行了长达5天的鏖战。
最终该营全部壮烈殉职,等来了援军,日军的两个步兵大队被击毙了400多人,但没有冲过第一营阵地,并未达成日军13师团指挥部的作战目标。
用户10xxx51
羊角山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