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56岁中举的范进:我们真没必要笑他,我们可能还不如他

云梦泽中的读书人 2023-05-28 16:07:52

时隔几百年我们再来看范进,也许我们真没必要笑他,甚至还要对他竖个大拇指。这简直就是屌丝逆袭改变自我命运的榜样。

依范进的家庭条件来看他们家就是普通基层百姓的典型。范进是广东人,那时候的广东人可没有现在这么富有。范进的家不在城里,而是在乡下的某个地方,距省城广州还有大约25公里的路程。

家里没有像样的房屋,只有一间茅草屋和一个茅草篷。他自己常年在学堂学习,自己的家人以种田为生。家里有母亲和老婆,勉强在自己岳父的扶持下,艰难度日。

据说老婆嫁过来都没怎么吃肉,典型的底层人生活。

虽说他的岳父经常讽刺打击他,可是从他骂范进的话语中,感觉这个岳父其实没那么坏。妻子嫁给他十几年,他一直在读书,岳父却一直在支持他。骂归骂,该帮忙的还是帮忙。这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面对这样的生活,该怎么办?当然是不能躺平,要努力奋斗去改变它啊!在那个士农工商地位鲜明的年代,只有进入朝廷体制,为官一方,这才是正途。也是光宗耀祖,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和地位最有效的方式,也有可能是唯一的方式。而事实上他最后也做到了。

怎么才能做官?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我们的圣人孔子这样告诉他的弟子:学而优则仕。意思就是说后世的娃儿们,你们就是要努力读书学习,学好就去做官。这句话的魔力不低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因此后世的读书人都把它奉为自己人生的行动指南。话虽如此,你想睡觉,还得要人递枕头。隋朝以前的执政者都不怎么搭理他们,想做官就按照我的规矩来。你看看你们的先师圣人孔子和孟子,他们做官都做成啥样?

于是秦朝选择人才自己推荐(游说),汉朝时看人品逐级推荐,到了魏晋时期还搞出了按门第高低选人 。

科举制度铺就了一条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大道

隋朝时期,中国迎来开皇盛世。作为王朝盛世继承人的隋炀帝,认为以前的人都不把圣人的话当回事,还是他来。

于是他创立科举制度,告诉全天下的读书人:我这里没有花里胡哨,只要你们通过考试,就可以在朝廷做官任职,光宗耀祖,改变你们的命运。

科举制度存在了近1300年,他为千年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改变自身命运的光明大道。

到了宋朝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文人士大夫。他们把天下放到了自己的心里,形成了强大的气魄,要与天下同呼吸共命运。

你看,他们中的佼佼者数不胜数。前有王安石主持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后有儒学大家张载写下那句经典话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更有后来的文人文天祥在南宋灭亡的时候壮烈殉国。

这样的读书人怎么能不让人敬畏?而他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中国伟大先贤。他们身体力行,为我们后人做出了巨大的榜样。

这么多的先贤做榜样,范进的追求没错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范进是一个让人可怜的读书人。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负面人物。考到50多岁,还没有一个功名。最后在56岁的时候,终于在一个和他命运相似的人的帮助下,通过考试获得举人的头衔。

当他得知中了举人之后,做出了疯疯癫癫的举动。

但我要是换个版本讲范进的故事,大家再来看看。

有这样一个人,他家里很穷,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停地努力奋斗着。虽然生活贫困,家里的亲戚都看不起他,周边的人也看不起他,但并不妨碍他坚持到底。

终于有一天,在他努力下,终于他获得了成功。当他得知自己成功后,喜极而泣几近疯狂。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家里人从此也过上了好日子。

这时候看范进,那他是不是我们应该称赞的榜样?至少范进有人格榜样。

面对这样的现实,别说范进自己,我们处在范进的时代和境遇,兴许我们也是如此,还有可能我们还不如他。

毕竟他能在在一件事上,努力坚持从没有放弃,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每一个时代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嘛?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人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一直激励着后世人,去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得知命运终于改变了,而且是好的方向,怎么会不欣喜若狂。那种”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感觉,让我们感同身受。

那时身处在明代,底层人改变命运的方式并不多,读书参加国家的考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许是唯一的途径。

从范进参加考试的情况来看科考在明朝的情况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这样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号加大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文人治国,武人安邦”的道理。这是历代王朝推崇的治国模式。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国之大幸。

然而元朝建立之后,实行严厉的社会等级制度,所以对实行了几百年的科举制度态度很冷淡,时而举办,时而废除。这样对汉人从各方面进行打压,锁死了文人从政的道路,以致文人除了吟诗作赋、谈笑风生,别无他事 。

明朝开国之后,吸取前朝的教训,加强和重视朝廷的人才选拔。为了更好地选贤任能,朝廷从中央对国家办学、科考格外重视。中央甚至直接下旨: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不能做官。

也正因为如此,明朝的科举制度成为国家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在朝廷上出现了“国家卿相皆出于此。”

《明史》: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

朝廷办学

明朝初期时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后来明成祖在北京称帝后,在永乐18年后就推行南北监。国子监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是国家最高学府。人数规模一般在几百人到数千人不等。

《明史》:永乐元年始设北京国子监。十八年迁都,乃以京师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而太学生有南北监之分矣。

国子监的学生的来源主要有4种,一种是举监(在地方参加乡试成绩合格的举人),一种是贡监(岁贡、选贡、恩贡、纳贡)(固定人数比如府级40人,州级30人,县级20人),然后就是荫监(有品级官员的子女)和例监(国家发生重大战争、大兴土木、饥荒时给国家捐钱的人)。

国子监的学习内容包括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刘向的《说苑》,各种律令、算学、御制大诰等,每天练习200字的书法,每月都要进行考试。选择专门的班长(斋长)来监督学习。每个月只有朔日和望日放假,其他作息时间就像现在的住读学生一样。

《明史》: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

这里的学生待遇很高。

首先就是国家每年发工资,每到国家节假日时还发过节费。

然后是在国子监读书,国家出钱包吃包住,连床上用品都给你置办。

如果你有妻子儿女的话,他们的生活费国家都一样包揽。甚至没有老婆的人国家还出钱给你娶媳妇儿。

因为国子监的学生需要长期住在这里,所以每年给你假期回家探亲,国家发给路费。还按照原籍住址的远近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地方上就是按照府、州、县等级逐一设立学校。政府设立专门负责办教育的部门,府级设立教授1人,训导4人,州级设立学正1人,训导3人,县级设立教谕1人,训导2人。

这些政府官员文化水平都不低。比如发现范进的文章写得不错的人,就是广东省的教育部长周进。他也是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进士,之后在中央朝廷做御史,之后下放到广东省。

办学方式按照教学的内容分为四大门:儒学、宗学、社学和武学。侧重点都不一样。武学就相当于现在的国防工业和武警学院一样。

社学就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制度,15岁以下的读书人都在这里学习。主要教习的是国家法令和《御制大诰》,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宗学专门为各位皇子、王爷、将军等未成年(弱冠者)设立。

朝廷的考试

考试按先后顺序分为岁试、然后是乡试,之后是会试,最后是殿试也叫廷试。

岁试相当于现在小学毕业考试,考试的地点在当地学堂。每一年只举行一次。参加的人是童生(童生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年纪小的读书人,而是没有通过岁试的读书人统一称呼),范进就是典型,56岁了还称自己为童生。

考试结果分为6等。第一等获得进入乡试的资格,国家还发奖学金。第4等还要受到鞭挞之刑,第6等直接开除学籍。

乡试相当于现在初中生的中考,通过考试的人就称为举人。考试的地点在位于当地省会的政府办公地方—布政司。考试成绩也分六等。

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8月,在《儒林外史》里有着一段描写,就是范进找岳父借钱参加乡试的时候正好是当年的6月,离乡试时间还有两个月。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3年一次。

然后就是会试,一般是每年的2月份举行,考试地点在京城的礼部举行。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称为进士,按名次分为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

考试分3场,每隔3日考一次。考的内容是四书、策、论各一篇文章。考完之后第10天继续考骑、射、书、算、律。

最后是会试成绩排名靠前的人在3月参加殿试,那时候都是在奉天殿,天子的办公地方。这里的头一名就是状元。

这样的模式流传至今,我们现在的教育考试都没有逃离这个轨道。

范进这个举人的含金量

范进举人资格含金量很高。作为当年乡试中的成绩合格者,成绩排名第7,他被授予举人。整个广东省每一次乡试的名额很少,就只有25个人,和广西一样。

所以我们有什么可笑的。要知道当时整个广东省有将近400万人,在这么多人里挑25个人,可算得上万里挑一。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著名的明代大才子唐伯虎就是解元,所以大家又叫他唐解元,而他的身份也是举人。

《明史》:京师行省各举乡试:直隶贡额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皆四十人,广西、广东皆二十五人,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额数。

他50多岁还在考试,丢脸吗?一点都不。因为能免除终生所有的徭役赋税。在当时如果你多次参加乡试,成绩依然不理想,没有达到会试的分数线,你可以继续考试。

当你年龄超过50岁时,你选择不考试的话,国家还仪式感地给你发一个象征性的博士服,给你一个体面。

范进中举后的进士之路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在求学的道路上走下去。虽然他的母亲当时突然死亡,他依然守孝3年以后到京城参加会试,最后还中了进士。

对于通过乡试的举人,每个省有一些名额来京城参加会试,全国一年的会试人数最多的时候有近400人,最少也有100多人。当时明朝的属国比如安南、琉球、占城都有名额。

会试成绩合格者就是进士,在这几百人里又能获得进士,可见这进士含金量还是特别高,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范进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当然进士也分级别,1甲3人为进士及第、2甲和3甲若干为进士出身。

《明史》:历科进士多出太学,戊辰任亨泰廷对第一,太祖召讷褒赏,撰题名记,立石监门。

进士的出路很多,可以继续参加殿试成为状元,或是进入翰林院。范进自己中了进士之后,在中央当御史。之后被朝廷钦命为山东省的教育部长(山东省学道)。

殿试是天子直接参与考试,诞生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可以直接进入朝廷中央机关任职,也可以进入翰林院做翰林院修撰,然后去礼部、吏部任职尚书和侍郎,甚至进入内阁成为宰辅。

纵观大明王朝近300年,170多位宰辅,9/10都来自翰林。所以你看在《大明王朝1566》中,高瀚文身为翰林院编修,为什么那么多人保他,同时他可以直接就任杭州知府。

国子监的前途

到京城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当然好,如果没有中的话可以进中央学府——国子监。这样的人叫做举监。

成祖永乐年间,每一个参加会试落榜的地方举人可以进入国子监。也可以进入翰林院。这个有时候是自愿,即便是国子监生员缺失的时候,比如嘉靖年间,国家都不会强制要求。

国子监的人数有时候多,有时候会少。规模从永乐年间的几千人到弘治时期的几百人不等。

进入国子监之后,你可以选择继续学习,然后参加后面的会试和殿试。如果超过10年都没有考中或者犯大错的人,就会送到各个部门去填充办事的吏员。

《明史》:宣德八年尝命礼部尚书胡濙与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选副榜举人龙文等二十四人,送监进学。

历来国家重要的部门官员和封疆大吏都是从国子监里选人,特别是举监和贡监的人。按正途可以入选府级的副职和州县的正职,以及部院府卫司小京职。

比如洪武26年,国家一次性从国子监里的人里提拔刘政、龙锋等64人,就任地方的布政使、按察使,中央的参政、参议、给事中、御史、台谏等官职。

国子监的监生有监生历事制度。就是国家委派这些人去朝廷的各个部门去实习,为国家培养人才。

《明史》:监生历事,吏部四十一名,户部五十三名,礼部十三名,大理寺二十八名,通政司五名,谓之正历。

范进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他为之奋斗终身。

总之,范进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被后世人去批判古代封建制度下科举制度,特别是明朝时的八股文。这确实没问题,我们看到了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作者也成功达到这一目的。可是我们大可不必去嘲讽或讥讽范进,他其实做的已经够好。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了什么叫做奋斗终身。毕竟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家庭的幸福,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2023-05-29 08:47

岁试才是高考,考完一个大学生身份啥也没用,乡试是公务员考试,考完以后是举人,已经有做官的资格了

云梦泽中的读书人

云梦泽中的读书人

痴迷于神话,分享神话传说故事的大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