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晚上四个小时,这仗就不好打了。”
前言
1949年的1月,持续六十来天的淮海战役终于告一段落。当时国民党在徐州担任剿匪总司令的杜聿明,已经成为我军手中的俘虏。
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的失败,导致蒋家延续了22年的王朝不消片刻便瞬间瓦解。对于我军而言,在这场十分胶着的战斗之中,获得了非常全面的胜利。
然而即使是这样,粟裕大将作为淮海战役中的战区指挥员,在对淮海战役进行回忆的时候,不禁发出一声感叹,但凡要是再晚四个小时,这结果就不一定了。
没想到粟裕大将在取得淮海战役的大胜前,竟对此完全没有把握!这般令粟裕都举棋不定感到头疼的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
一、济南战役先行打响
淮海战役究竟为什么让粟裕大将如此感叹呢?我们需要从前因后果看起。在淮海战争爆发之前,还有一场相当于前哨战的战斗,也就是济南战役。
为什么将它称为前哨战呢,这就要和济南战役开始结束的非常迅速来说了。不过也正是因为有济南战役上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才能够在后面的淮海战役之中,顶住诸多压力只为取得胜利的勇气与决心。
济南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连接华北以及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么一看可以说济南的战略意义相当重要了。
蒋介石自然也发现了这一地点的重要性,因此专门命王耀武担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并且驻守在济南地区。
除了王耀武之外,济南城中还汇聚有不少国民党军。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山东省内的所有国民党基本都被赶入济南市城中。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都劝说蒋介石不要意气用事,赶紧让队伍战略性的进行撤退,放弃济南城转而去驻守徐州。
面对“好心美国人”给他提出的意见,蒋介石又开始犯了选择困难症,在退和不退上犹豫了很久。
而蒋介石之所以会开始犹豫,同王耀武和他手下的精锐部队分不开关系。相信大家都听过王耀武的名头,在抗日战争中屡立奇功,可以算的上是位非常会打仗的将领了,而且他尤其擅长用兵。
因此在解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让他带领的都是最为精锐的美械师。强悍的兵力加上济南地区所特有的地形优势,以及无比坚固的城防,让攻打过来的解放军心中也十分没底。
不过就算是这样,解放军仍旧迎难直上毫不放弃。就在发起进攻不久后,国民党军内部却突发变故,吴化文带领手下两万多人竟开始起义。
在突发情况的影响下,王耀武自乱阵脚,被我党仅用8天就将济南攻破,结束济南战役。正是济南的迅速失守,令原本复杂的战争局势逐渐明了起来。
对此毛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在10月30日决定淮海战役在11月8日发起。这边中央才刚做出决定,战场上便发生了些许变化。
此时在前线带兵打仗的粟裕发现这一情况,在他经过深入的思考之后发现,若是淮海战役还按照8号发起,明显贻误了战机。
二、传奇战役——淮海战役
其实之前,毛主席刚因为粟裕擅自决定的事情,把华野的总负责人批评了一顿。这才没两天粟裕又想要提前发动进攻。
也正是因此,粟裕心中压力非常大,毕竟领导才刚说了他。然而在面对时刻变化的战场,粟裕还是决定要对历史负责,并且对革命事业负责。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抓住这时刻变化的战机。粟裕不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与失,而是毅然决然的做出决定。
提前两天开始发动淮海战役,然而在发动战役的同时,粟裕也没有忘记向中央军委报告这一情况。
当时粟裕给毛主席去电,不仅说出想要提前两天发动战役的想法,还同时表示自己已经带兵开始打起来了。
听到粟裕说的这些,毛主席非但没有生气,还说“完全同意你来电所说的攻击部署,希望你们能够坚决执行,没有特别重大的变化,就千万不要改变计划。在此方针之下,允许你们机断专行,不必事事请示,每天或每两天或每三天报告一次即可。”
伟人不愧是伟人,不仅能掌握战争的总体全局,还在各个方面从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出发,给战场上的指挥员应有的权利。
毛主席的这番做法,直接将我军高度集中统一和战区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实在是件非常好的决定。
也正是因为粟裕决定的提前两天发起战役,让华野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了敌军阵营。敌方的63军直接被我军抓获歼灭。
而华野的右路大军,更是直接将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堵死,让黄百韬兵团不得不正面迎接华野的进攻。
淮海战役才刚发起,喜讯便接二连三的传到毛主席耳中,这一条条喜讯让毛主席也非常开心,甚至还专门去找周总理,两人以茶代酒庆祝了一番。
淮海战役结束以后,每当粟裕想起此战,都还有些后怕。要不是当初提前发起战役,但凡再晚四个小时,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可以说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敏锐独到的战略思维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粟裕当初之所以会决定提前两天发起进攻。
是因为他提前收到蒋介石要放弃海州连云港等,转而将战略重心放在徐州的消息。因此粟裕这才会做出提前开战的决定。
蒋介石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精心布下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竟然被粟裕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打乱。
而粟裕趁他病要他命,直接一举覆灭黄百韬兵团。我军如此迅速的战斗,自然引起蒋介石方面的高度警惕,为此还赶紧调来80万大军,想要以兵力上的优势将黄百韬救出来。
对此粟裕早有预料,并且还做了相应的战略调整,从运动战转为村落阵地坚守战,原本的急袭进攻也转变为强攻,利用夜色逐一突破敌军防御阵地,将黄百韬兵团彻底歼灭。
在1949年1月10日,我军成功以60万人歼敌80万,成功取得了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进一步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度。
结语
这场战役是一场充满着奇迹的正义战役,而催生出奇迹的人,正是粟裕。面对战场上时刻变化的局势,粟裕总是能精准把握并且预判敌人的计谋策略,让敌人无计可施。
而毛主席更是十分伟大,即使之前才刚批评了粟裕,但是战役一旦开打,对于粟裕又是一种高度肯定的态度,而正是因为提前的这两天,才让我军如此顺利的拿下战役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