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年少正是最好时节的少女,做着走私过境的违法行当,又将是怎样一副模样,这就是《过春天》。
电影导演白雪,本片获得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最佳电影的提名,一部标准的残酷青春片。不矫揉造作,非疼痛文学,而是用真实去将青春的本来面目展露在大众面前。
《过春天》,这个过字恰到好处,春天在影片之中有着两层含义,其一寓意着佩佩的人生在抉择的路口,将如何走过是她对未来的取舍。
其二,这是一句黑话,常用于走私行业之中,通过深圳与香港的海关,水客们私下将货带了进来。
电影的基调是一个我们全然陌生的行业,学生与走私者,两条路线并列而行,没有选择成年感伤或者夭折的青春爱情作为主线,而是在犯罪故事的框架上,将一个少女在青春期的茫然,不知所措都展现出来,最终这场青春终要离去,可生活仍要继续。
16岁的少女,佩佩过着和他人相似的生活,唯一不同在于她身居两所城市,香港和深圳,她游离在两座城市边缘,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处。
水客之事,起初仅仅是佩佩希望能够拥有足够的钱,与好友一同去日本旅游,这是她融入集体的方式。可在这个水客群体之中,她遇到了帅气令人心动的阿豪,如同母亲一般的花姐。
在这个组织之中,佩佩所得到的不仅仅是金钱利益上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以往的漂泊和身份上被排外的她,终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群体性的认可。可佩佩不清楚的是,这种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认可,分崩离析得轻而易举。
佩佩将生活之中的缺失投射到身边人之上,使得她明明知道阿豪是好友男友,却在接触之中,不可避免的情愫滋生,怦然心动。
那场手机的戏份堪称电影最为惊艳之处,互相绑上的胶带,暧昧的红色,交杂的呼吸之声,一切有那么美好,充斥着情欲,仿佛在一瞬间,佩佩人生之中的所有缺失都得到了弥补。
电影的最终,警察的到来,让佩佩这段水客生涯彻底结束。一切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可她却早已并非记忆之中的自我。
敏感的佩佩释怀了自身人生之中的难以面对,她开始与母亲真正交心,成长为一个大人,再也不会迷失。囚禁在鱼缸之中的鲨鱼,就像是曾经的佩佩一样,鲨鱼游向大海,佩佩的人生也有着新的可能。
影片看似是在讲述水客的犯罪故事,可这不过是一层外衣,它的核心是展现了一个少女在经历青春成长之后,与自我,家庭,社会的和解。
文化冲突之下,人又将何去何从,真正的身份认同,源于内心,而非证明。在钢铁的城市之中,佩佩就像是一个游离于世界的旁观者。深圳和香港,她无论在何处,都与众人有着天然的隔阂。
这个身有困惑的女孩子,其实象征着现实生活之中,众多对于人生迷茫的年轻人。佩佩的问题在于,她在港深两地去寻找自我,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在平凡和日复一日之中,丢失了曾经的梦想。
16岁的佩佩,已经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机遇,从天真梦幻,到被世界伤害,再到最终接受人生的破碎和不完美,懂得了世界的真相。香港是否有一天会真正的下雪,我们不得而知,可有些事情,若你不憧憬和坚信着,将永远都不复存在。
这个春天虽已逝去,但佩佩终究会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到真正属于她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