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大观丨宝座的特殊性

梦琪聊文化 2025-03-24 13:14:50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以“宝”为名的宝贝坐具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将明式家具分为五大类,其中椅凳类共有六种,分别是杌凳、坐墩、交杌、长凳、椅和宝座。

前几者在形制上就有着根本区别,但根据椅的定义——有靠背的坐具来看,宝座实际上就是一种椅,那么,为何王世襄先生要将其单独列出?

紫檀满雕云龙纹三围屏宝座 研习社珍藏

我们可以从他对宝座的描述中找到答案:“形制特大,雕饰奢华,成为尊贵的独座。”从描述来看,宝座尺寸大、装饰华贵,成本势必十分高昂,非普通人家可以负担,而器具尺寸和装饰又正是封建社会用来区分阶层、辨明尊卑的一大手段,故而,宝座其实就是专供贵人所用的特殊坐具。

在【宝座】一章中,王世襄先生还提到“(宝座)只有宫廷、府邸和寺院中才有,而佛座毕竟和宝座还有所不同。明代的宝座形象,今天主要在壁画和卷轴画中才能看到,实物则罕见。画家所绘,形式和装饰难免夸张。”因此,他书中也仅仅收录了三例实物。

《朝元图》中金母元君坐的宝座

但其实【宝座】一词并非一开始就指这类坐具,随着时代变迁,这一词之义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宝座”最早应该是见于佛经,指的是诸佛坐的莲花宝座,等到这一词在世俗文化中出现,已经是明英宗时期的一个规矩——华盖殿设【御座】、奉天殿设【宝座】,要知道,在南京故宫中,前朝三大殿有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其中奉天殿是正殿,可见宝座地位。

清 法华彩西方三圣佛像一组 研习社藏品

帝王使用的宝座必然是当世规格最高、装饰最为华美的,所以龙椅实际上就是宝座中的顶配。故宫太和殿中的龙椅无论是从造型、装饰、工艺哪个方面分析,都可以说是做到了当时的极致。(前提是龙椅是宝座,毕竟帝王坐像图中也有不少皇帝的坐具都并非宝座)

但若是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分析,它也是最不适应人体需求的一种,因为宝座与其他椅具的主要区别还是在形制上,它的座面高度通常高于50cm,虽为独坐坐具,椅面宽度却往往远大于一人所需,帝王端坐于上时,因为必须坐在中间位置,无法用到左右扶手和身后靠背,所以它更像是配合展示帝王威严和至高无上地位的一个道具。

故宫太和殿髹金漆云龙纹宝座设计图

宋真宗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宝座还不是独立陈设的,它作为尊贵身份的象征,通常是一个家具组合的核心,甚至可以说是一整个空间的核心。

以宫廷中的宝座系列陈设为例,宝座通常要摆放在正殿的中心位置,对准中轴线,左右和两侧陈设太平有象、宫扇、甪端和香筒等等器具,后面要有屏风围护,顶上和两边还得悬挂匾额,这种陈设方式以其为名,就叫“宝座间”。

清 剔红嵌玉宝座及周边陈设 故宫博物院藏

正因如此,宝座被视为权力的化身,它的象征意义是其他任何家具都绝对比不上的,连帝王陵墓中都要用宝座来体现身份,比如明十三陵万历皇帝的定陵中就有汉白玉宝座,以石之坚性,象征皇权永固。

明 明神宗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座的艺术性就相对较弱,因为它还有另一特性——“雕饰奢华”。而且,毕竟是为贵人所设的宝座,它的用材定是顶级,匠人也肯定是一等一的好手,材美工巧,绝对差不了。

传世的宝座上往往会用到多种工艺来渲染华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雕刻和镶嵌两种技法,前者可丰富线条和纹样,后者则是丰富色彩和质感。

清中期 紫檀木嵌剔红靠背宝座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红木百宝嵌博古清供图诗文三围屏宝座 研习社藏品

宝座的风格其实也可以不拘于奢华一道,故宫中就藏有一件明代紫檀木雕荷花纹宝座让荷花、叶、梗、藕皆以自然形态布满宝座全身,颇类元明时期雕漆花卉器物上的雕刻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美。

明 紫檀木雕荷花纹宝座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红木满雕荷花纹带脚踏宝座 研习社藏品

清 天然木宝座 故宫博物院藏

但即便是艺术风格不同的宝座,我们仍然能从其固定形制中看出宝座不俗的贵气,这或许就是让它区别于其他家具独立成类的原因。

- END -

0 阅读:29
梦琪聊文化

梦琪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