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韩国越南都搞去汉字化,为什么只有越南成功了?在历史上,日本、韩国和越南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虽然这些国家已经在尽可能抹除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根植在语言里的汉字元素却没那么容易根除。
以韩语来说,朝鲜半岛使用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年间,历史上的“新罗王国”“高丽王国”“朝鲜王国”等政权就长期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汉字渗透韩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单是在韩语词汇里,汉字词就占到了70%。这让韩国感到非常不爽,一直试图进行去汉字化,撇清和中国的关系,好让韩国文化处于独立地位。
1948年,韩国的“制宪会议”通过了“韩国文字专用法”,1957年,韩国文教部又颁布了1300个“临时限定汉字”。1970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干脆出台法令,强制禁止在小学教授汉字,改为“全面实施韩文教育”。
韩国为去汉字化付出了巨大代价,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导致朝鲜半岛的历史文化传承出现断裂。要知道,朝鲜半岛千年的历史里,绝大多数的历史典籍、文献甚至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书写成的,废除汉字后,韩国许多历史典籍看不懂,名胜古迹的地名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要知道,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连一些不属于韩国的传统文化都偷过来,去汉字化后,韩国人一下子傻眼了,发现如果强行与中国文化割裂,那么本国文化根本站不住脚。就以韩国的传统婚礼来说,男女方互递礼金时,要在红包封面上标明汉字,但去汉字化后,许多人连名字都看不懂。
那么,将汉字名换成韩文名行不行呢?需要明确一点,韩文本就是从中文演化而来的,现代韩文的发明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时,朝鲜国王李裪颁布《训民正音》,鼓励全民学习,以方便学习汉字,韩语词汇中有七成是汉字词。如果废除汉字,学习韩文会很艰难,韩国学者也一致认为,汉字与韩文有很大的互通性,不用汉字只用韩文的话,就不知所以,假如遇到同音字就只能靠猜。
就比如最常用的姓氏,“柳与俞”“郑与丁”“林与任”等姓氏在韩文中是同音字,如果用韩文来书写的话很容易造成误会。这就导致韩国虽然努力在去汉字化,但在婚丧等重要场合,还是不得不使用汉字来书写姓名。
时至今日,韩国文化界还在就去汉字化争论不休,去汉字派认为汉字还去得不够彻底,应该加大力度;反对派则认为,汉字能极大地弥补韩文的缺陷,如果坚持推行去汉字化,韩国将失去自己的传统文化。
更糟糕的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全球范围内都掀起汉字热,加强汉字学习已经是全球大趋势,韩国坚持去汉字化,恰恰是在逆潮流而行,主动放弃自己的最大优势。
日本也面临着和韩国差不多的困境。19世纪末,日本为了脱亚入欧,进行了长达80多年的去汉字。当时的日本主张全盘西化,向德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技术,从学术到政治全盘向西方靠拢,激进派人士认为,汉字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崛起,于是呼吁摒弃中国文化和去汉字化。
要如何实现去汉字化呢?当时日本分成了两派——“假名派”和“罗马字派”。假名派主张废除汉字,只用假名来写汉字;罗马字派主张彻底废除汉字和假名,完全用罗马字即拉丁字母来书写日语。
两派之间产生激烈的冲突,演变到后来成为政治与权力的斗争,将大量精力耗在内斗上,废除汉字反而不重要了。最终,日本第一次去汉字化以失败告终。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去军国主义和民主化改造。出于控制日本的目的,美国决定进行“去汉字化”,最大程度削弱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麦克阿瑟认为,汉字比罗马字母更复杂,日本民众会支持去汉字化。但没想到的是,在一次报纸公开投票中,70%以上的日本民众反对去汉字化,麦克阿瑟最后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关于去汉字化的声音越来越小,在1981年颁布的《当用汉字表》中,汉字的字数从1850个增至1945个,汉字在日文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日韩去汉字化失败,归根到底是本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绑定太深,去汉字化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把汉字换成本国文字,更多的是需要对本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定义和修改,包括各种典籍、文学作品、地名和人名,如果强行进行修改,反而会导致年轻一代失去民族认同感,这恰恰与去汉字化的初衷相悖。
相比之下,去汉字化最成功的是越南。古代越南一度属于中国领土,在唐朝时还曾设交趾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内。这导致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上层人士以说汉语、作汉诗为荣,还搞科举和八股取士,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古代中国。
后来,越南渐渐脱离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但文化影响是去除不了的。越南独立后,胡志明的北越政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去汉字化。当时,越南人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上层人士使用的汉语,第二种是基于汉字发明的喃字,第三种是法国传教士基于拉丁字母发明的越南语口语。
法国殖民越南后,将越南语作为官方用语。这种语言学习方便,只需要学会几十个字母和拼写规则就能初步掌握,能进行迅速扫盲。因此,胡志明把越南语作为官方用语,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汉字彻底退出了越南语书写体系。
相比于日韩,越南去汉字化是相对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汉字在广大越南民众中没有基础,只在上层社会流行,受众不大,反倒是喃字和拉丁化越南语有广泛的基础,所以越南才能强行完成去汉字化。
不过,汉字能强行去除,根植在语言中的文化却是消除不了的,越南至今保留着许多充满中国古风的称呼,比如科学院叫“科学翰林院”,图书馆叫“书院”,办公室叫“文房”,酒店叫“客栈”,海军上将被称作“水师提督”,中将则是水师副都督、少将为水师准都督,咋一听仿佛穿越到了清朝。
而为了去汉字化,越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传统文化出现断层。越南境内留存着许多中式建筑,许多历史文献也是汉字书写的,但越南年轻人看不懂上面的汉字。语言文字可以强行改变,但与语言文字挂钩的是更为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一个国家的民众看不懂本国的历史典籍,不了解本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就算强行改变了语言文字,又怎么能提升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呢?
用户10xxx22
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去汉字改用罗马字不是一样的受西方文化影响吗。等中国强大了他们又会来一个去罗马字运动。
大周
水师提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