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断亲,真的是一种进步吗?

大桃小桃的慢生活 2025-02-04 22:18:42

“断亲”这个词,最近几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有人说,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有人说,这是人情冷漠的表现。那么,年轻人断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01

从“走亲戚”到“断亲”:时代的变迁

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里,春节走亲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时候,农村的生活节奏慢,亲戚之间住得近,步行就能串门。春节期间,父母带着孩子,拎着礼品,挨家挨户拜年。孩子们期待的是糖果、压岁钱和新衣服,而大人们则通过走亲戚联络感情,互相帮助。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走亲戚的传统逐渐被打破。如今,物质生活丰富,鸡鸭鱼肉不再是过年才能吃到的奢侈品,新衣服也不再是春节的专属。年轻人对走亲戚的期待值越来越低,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02

贫富差距:亲戚关系的隐形杀手

“穷人没有亲戚”,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道出了一个现实:贫富差距是亲戚关系的隐形杀手。当亲戚之间的经济条件相差太大时,原本亲密的关系就会变得尴尬。

90年代,亲戚之间的差距不大,大家还能和谐相处。但30年后的今天,有些亲戚的子女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住在大城市,开着豪车;而有些亲戚还在农村,连县城的房子都买不起。这种巨大的经济差距,让原本的亲戚关系变得脆弱。

人都有嫉妒心和攀比心,我们都喜欢和自己经济条件差不多的人交流。如果你破产了,千万别告诉你的亲戚,因为他们可能会躲着你,怕你借钱。这就是现实。

03

城市化进程:宗族社会的解体

城市化进程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亲戚之间的关系。很多亲戚从农村搬到了大城市,或者跟随子女去了外地安家。距离的拉远,让原本频繁走动的亲戚逐渐断了联系。

老一辈人排队离开,下一代人失去了走亲戚的意义。爷爷奶奶在世时,亲戚朋友还会经常过来;他们一走,亲戚之间的联系就少了许多。今年过年,很多家庭都选择了“断亲”,不再走亲戚,而是把时间留给自己。

04

亲戚关系的本质:利益算计还是感情驱使?

亲戚之间的走动,看似是感情驱使,其实背后都是利益算计。如果彼此差距太大,又或者一方一直吃亏,一方一直占便宜,相互不来往反而是好事。两个经济差距太大的人走亲戚,反而大家都不开心。

我们村有个老人,他有一儿一女。别说走亲戚了,就是亲兄妹各自成家后,因为离得太远,加上感情不好,父母没有一碗水端平,他们好多年了都不来往。这背后,其实都是利益的算计。

05

年轻人的选择:断亲是一种进步?

80后、90后以及更晚出生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最多两个。大家平时工作繁忙,假期比较少,不是学业就是工作。走亲戚对他们来说,收益不大,即使需要借钱,也不大需要问到亲戚。

很多90后,活了30多年,从没有向亲戚朋友借过一分钱,也不需要借。所以,走不走亲戚,断不断亲,对他们的生活没啥影响。而且,过了30岁后,他们已经刻意减少和亲戚的来往,而是专注自己的事业和健康。

60后、70后很多人,学历不高,收入也比较低,遇到点大事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所以自然不愿意断亲。但年轻人不同,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不需要依赖亲戚也能过得好。

06

断亲的背后:社会的进步与人情的冷漠

年轻人断亲,其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不需要那么多人情往来也可以过得好。而且,很多亲戚,包括叔伯舅姨,都是笑你穷,怕你富。你有钱了,他们愿意和你走动,因为有好处;你要是没钱,不好意思,他们不会给你任何好脸色看。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所以,年轻人多关心自己的财富和健康,没钱的时候,少和亲戚来往,也是一大进步!

07

断亲不是冷漠,而是选择

年轻人断亲,并不是冷漠,而是一种选择。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亲戚往来上,不如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健康。

当然,断亲并不意味着完全断绝与亲戚的联系。对于那些真正关心你、支持你的亲戚,我们依然可以保持联系。但对于那些只会攀比、嫉妒的亲戚,断亲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年轻人断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个人成长的体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依赖亲戚也能过得好。所以,断亲,可能真的是一种进步。

2 阅读:137

评论列表

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

2
2025-02-05 14:21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喜欢过年,看见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就想吐

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

1
2025-02-05 14:21

85后和90后的七大姑八大姨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