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想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从衣食住行,到学习教育,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惜付出所有。如此,就是希望孩子在父母的托举下,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比自己这辈子过的更好,活的更出色。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这辈子要想过的好,未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为自己的一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都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你可能会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要有高学历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要有好的机遇等等。
没错,这些确实需要,但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叫抗挫力。
大家还记得前两年发生的一件大学生跳楼事件吗?该学生正在读大二,就读的学校是中北大学,该校是一所国内著名的兵工院校,国家很多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都由该校承担,被誉为中国的“军工泰斗”和“人民兵工第一校”,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可谓前途一片光明,未来不可估量。
该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场普通补考时,把手机藏在了桌子下面,考试过程中被老师发现,连同试卷一起没收,不能再继续参加考试。
随后,该学生情绪不再稳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边默默哭泣一边望着外面。
不久后走出考场,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对不起,不要想我”,紧接着就跳楼自杀了。
家属认为学校有责任,是因为监考老师和班主任没有及时关注和疏导孩子,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此时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多年精心呵护培养的孩子就这样离自己而去,可想而知有多悲痛。
学校有没有责任我们暂且不论,但同样的事情如果换一个孩子,未必会是这样的结果。
人的一生很长,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没有波折的概率很小,我们不能保证孩子的生活可以一帆风顺,毫无波澜。
网络媒体经常报道的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智商超群,成绩优秀,可是却承受不了一次小小的打击,要么一蹶不振,要么选择轻生,最终,父母在孩子身上多年的辛苦付出化作泡影。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会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有独自面对挫折的能力。
“抗挫力顾名思义就是抵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人在面对逆境面对打击时,可以迅速适应,正确面对,免于让自己陷入心理和行为失常、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的能力”
人生时刻充满变化曲折,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出困境,重新振作面对生活的关键就在于Resilience(心理弹性能力,俗称抗挫力)。
抗挫力就像一套自我免疫系统,不但可以让自己免受负面情绪的侵蚀,甚至还能越挫越勇,从困境中寻找新的生机。
抗挫力差的孩子,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也可能很容易就被一件小事击垮,打败。
那么,抗挫力差的孩子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用心观察,生活中孩子若有以下表现说明孩子的抗挫力可能会比较差。
●凡事喜欢争第一
有的孩子无论什么事情都想争第一,作业要第一个写完,考试成绩要第一名,吃饭要第一个吃完,等等,如今社会压力大,家长希望孩子各方面都表现优异,和平常给孩子灌输的竞争意识和压力有关。
孩子争强好胜也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孩子内心根深蒂固,时常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哪天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够优秀,很容易接受不了现实,导致情绪低落和心理问题。
●喜欢被夸奖,不愿接受批评
有个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新学期刚开始没几天,就闹着不去上学了,朋友想尽各种办法还是不行,经过耐心询问才知道,是因为有一次老师说她水杯放错了地方,不能放在课桌上,有固定放置水杯的地方。然后孩子就觉得是被老师批评了,不愿意去学校了。
朋友觉得问题比较严重,我问朋友,孩子平常是不是经常被夸奖,没怎么被批评过。
朋友一想,果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日常表现特别乖巧懂事,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越被夸奖,孩子越是听话,几乎每天都会被奖励一个其他小朋友都没有的小零食,回家就拿着零食向家长炫耀,家长也会因此夸赞孩子。
赏识教育一度比较盛行,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但是过度的赏识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对自身形成错误的认知,以至于不能听到对自己否定的声音,甚至一点点不足挂齿的小事也接受不了。
●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推卸责任
生活中有些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是替孩子包办,遇到问题,冲到孩子前面帮孩子解决,根本不给机会让其独立面对,长此以往,孩子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让父母或者旁人去帮自己解决,一旦离开父母,需要自己独自面对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毫无抵抗力。
当自己犯了错,也容易推卸责任,不敢承担。
精神心理科有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就是青少年,更是有专门细分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的科室。有一个在精神科工作多年的朋友说,大部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和挫折。
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对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培养孩子抗挫力,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父母的形象和态度
跟孩子比起来,成年人的世界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可能更多,不管父亲还是母亲,当自己遇到问题时,哪怕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崩溃,但让孩子看到的,一定是一个可以坦然面对、坚定果敢、沉着冷静解决问题的家长形象。
当孩子经历失败的时候也是一样,作为家长,首先自己不要大惊小怪,动不动生气打骂,好像天塌下来了一样,这会让孩子感到此事不得了。甚至有的家长搬出来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一番,会让孩子对失败这件事感到很挫败羞耻。
要告诉孩子,要正确面对和看待失败挫折。要给孩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挫折和失败很正常,并不可怕。
所以,父母的态度和形象,会影响孩子对失败挫折的认知和反应。
②适度进行挫折教育
有些父母深知尽早让孩子经受挫折、增加孩子抗挫能力的重要性,于是故意给孩子设置挫折和障碍,以此达到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甚至,在设置这些挫折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和接受程度,难度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反而加深了孩子面对挫折的恐惧心理。
就像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一开始就给他安排强度非常大的锻炼项目,结果不但没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还可能会严重透支并损害身体,甚至导致身体抵抗力更差。
所以,在有意识的锻炼孩子抗挫力的时候,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让孩子一下就达到某个高度,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③正确定义挫折
真正把人打败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一个人对挫折的理解和看法。
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教会孩子分析,首先,不能因此全盘否定自己。
比如孩子参加一个舞蹈选拔比赛落选,让孩子知道,这次的失败,只代表你这一项不够优秀,或者只是这一次比赛失利,你有很多其他优秀的值得爸爸妈妈骄傲的地方,让孩子知道不要因为单独一件事就判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其次,让孩子直面失败和挫折,并从中吸取教训,分析自己的不足,以便下次做的更好。
你家孩子抗挫力怎么样,你认为应该怎么帮助孩子提高抗挫能力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