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亲情大对比!巴图被冷落成陌生人,英如镝却成“心头宝”

然若素时光 2025-01-18 23:29:21

英达的家庭故事,说实话,比任何一部热播的家庭伦理剧都还要复杂,也更让人唏嘘。这两个儿子——巴图和英如镝,命运完全相反,仿佛是天生注定的对立面。一个被冷落、被无视,一个则被捧在手心,处处呵护。看着这对兄弟,实在让人好奇,英达心里究竟是怎样盘算的?这种偏心,是因为爱?还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往?

巴图的成长伴随着母亲宋丹丹的辛劳和苦心。宋丹丹独自一人拉扯他长大,巴图也在她的光环下进入娱乐圈,渐渐在综艺节目和影视剧中露面。只是,他的父亲英达却始终没有出现在哪怕一个关键的瞬间。小时候巴图请求英达带他出去玩,被无情拒绝;爷爷去世,他甚至连爷爷的墓地在哪儿都不知道。一个小孩子,在对父爱的渴望中不断失望,最后只剩下失落感和陌生感。而英达却从来没觉得自己有错,他说:离婚了就是要切割干净,前妻和孩子都得从我的生活里消失。听着这些话,能不让人感到冷吗?

可英如镝呢?他过得却完全不同。英达对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几乎倾尽所有,为他铺设一条阳光大道。为了培养英如镝,英达什么都舍得,甚至在美国购置了房产,让他接受最好的冰球训练。这种爱,实在是无微不至,甚至有些过度。有人说,英如镝就像英达试图弥补什么似的,他想通过小儿子的成功来洗刷自己曾经的遗憾和过失。而英如镝呢,他的每一次训练、每一个进步,都是在为父亲英达争光。也许对他来说,父亲的爱就是如此——带着目标、带着期望,甚至有些沉重。

英达和宋丹丹之间的那些恩怨,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两个人的婚姻是当年娱乐圈里最火的话题之一,可最终却沦为了充满冷暴力和反击的悲剧。宋丹丹公开宣布自己有外遇,仿佛是一种反击,也是一种无奈的释放。而英达,选择了一种更隐晦的方式来对抗,他不再关心巴图,甚至公开忽视他,把所有的情感和期待都放在了英如镝身上。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毫无疑问,受伤最深的却是那两个无辜的孩子。

在公众面前,英达对英如镝的爱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他参加节目录制时毫不掩饰对儿子的骄傲,他说:巴彦(英如镝的小名)是英氏家族的未来。而面对巴图的请求时,他却是一脸冷淡,好像巴图不曾存在过似的。这种对待方式,想必任何一个当事人都会感到心寒。对比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大家难免会想,英达心里真的没有一点愧疚吗?

社会上很多人看英达对巴图和英如镝的不同态度,都感到不解甚至愤怒。有人说,英达这是典型的重组家庭情结,对过去有过的错误不愿面对,于是选择彻底忽视它的存在。也有人觉得,这是英达对宋丹丹的报复,想通过对儿子的冷落来表达对前妻的不满。不管原因是什么,这种将孩子卷入父母矛盾的行为,实在是不负责任。试想,如果你是巴图,小时候满心期待父亲的一个拥抱,却只得到冷漠的拒绝,这种伤害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抹去吧?

看到这些,不禁让人想起其他一些明星家庭。比如陈凯歌和陈飞宇,父子之间那种公开的支持和爱的表达,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温暖。而对比英达和巴图,只有深深的隔阂和难以言说的痛苦。同样是父子,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命运呢?父爱,真的可以选择性地给予吗?

有人说,英达也许是爱过巴图的,只是他不懂得如何表达。可这样的解释,对于巴图来说有意义吗?英如镝站在父亲身边,承载着英达所有的期待和梦想,而巴图只能自己治愈伤口,在没有父爱的世界里努力生活。这种对待方式,实在太过残酷,也让人感到无奈。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为大人之间的恩怨买单。

如今,巴图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幸福生活。他选择放下过去的伤痛,不再奢求父爱,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或许,这也是对父亲最好的回应吧。至于英如镝,他在父亲的庇护下继续前行,但这种爱是否真的能让他感到幸福?父爱本该是无私的,可在英达的世界里,它却变成了一种弥补和对抗的工具。

最后,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父母的爱,是否真的可以如此偏心?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情感的延伸,更不应该成为父母之间恩怨的工具。希望有一天,英达也能明白这一点。而你们呢?你们觉得英达的这种做法有情可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这正是人性复杂之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