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材”,更是把琢磨璞玉,提到到人文的境界,和人的学习和成才相提并论。唐太宗李世民说得更直白:“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道出了玉雕艺术对玉的重要意义。
一件精美的玉石,只有经过玉雕师的巧妙构思,再进行精湛的雕刻加以修饰,方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中国玉雕艺术,在源远流长的玉文化长河中,一代代制玉人,一代代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智慧和情怀,用笔用文用刻刀用玉石,刻画出一个个时代艺术与人文历史,折射出玉文化独特的魅力。
玉雕艺术肩负着继承、传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玉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玉雕是会说话的艺术,玉雕匠人林建新向我们娓娓道来玉雕的精神世界与艺术追求。
林建新,198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工艺之乡,他自幼热爱绘画,迷恋雕刻。2002年拜师于民间工艺大师林双龙先生,在广东四会学艺,从此即醉心于不断钻研探索的雕刻海洋。
《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所谓形而下指功能、技艺层面的东西,形式在中间,形而上指方向、思想观念方面的高度。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随朋友来到云南瑞丽发展,在长期的艺术雕刻与实践中,对雕刻艺术有着深厚的意识与创新的雕刻领域,经过多年的磨练,林建新打下了扎实的雕刻艺术功底,专于各类题材雕刻,尤擅长于人物雕刻,以传统人物雕刻创新为主题。作品风格追求,灵,慧,精,简,奇。他凭借着耿直的为人和执着的艺术追求,赢得珠宝行业人士的青睐和认可。
一件玉雕艺术品,如何能够让作品显现的更加生动,或者是说,如何更精准的凸出所要雕刻的对象,不仅要有精湛的雕刻技艺,更要原石的可塑性比较强,还需要玉雕师本身拥有想象力、创造力与丰富的思想。在林建新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前辈给予他指导与讨论。他回忆说在与不同的人交流中,得到了不同的理念和理想,人生百态,博取众长,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万事开头难,但也最值得怀念。林建新回忆着自己完成第一件作品时的事说:“当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心情也比较愉悦,因为创作可以让我在雕刻当中寻找乐趣,同时,也让我在创作的道路上充满自信与信心!”
与完成处女座不同的是,当他的作品第一次被人收藏时候,林建新的心情无比愉悦,更多的也是惊喜,他惊喜于收藏者在万千作品中选择了他。收藏者对作品的认可,也让他更加有信心去创作每一件作品!
谈及理想中的玉雕,林建新觉得应该是既有丰富文化内涵,更要有深刻的思想表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他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以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故缘由来展示出来的,所以结缘的作品都跟他自己有着共同的思想与共鸣。林建新认为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辛苦与付出,如果跟结缘者之间没有共同的思想理论,他不会轻易与结缘者结缘每件作品。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真正的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李可染曾说:对于传统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林建新在这一方面很有自己的见地,他认为传统工艺要继承好,这是我们的根基,但更应该跟随时代去发展,赋予这一传统工艺更鲜活深刻的生命力。
玉是有生命的,就如人一样,有温润的也有刚强的;有灵巧的也有朴实的;有的偏向轻盈,有的偏向厚重......他还认为雕刻技艺不拘泥于技法门类之中,仅为贤而学之,技法随性于包容,一切顺其自然,走进去领会其中的诸多奥妙,却又不能被束缚其中。林建新的作品追求一种灵性的诉求,艺术是心境的一种集中反应,心中豁达,作品也必然大气,心中细腻,内心的情感也必定会温润如玉之美。
林建新在做玉雕时,一直坚持中华文化是根基,但也着眼时代的国际视野,以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胸怀吸收多种营养。他从不表面的克隆搬抄,而是理解性的去合理融合。他认为创作者应该做到心静自如,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对于这一点林建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由于现在市场混乱,导致一些创作者无法做到心静自如,很多材料其实可以发挥出优秀的作品,以我现在对雕刻艺术的理解就是,在每块材料中以无形变有形,我追求的是以形态、自然、巧色、巧雕、为主要因素。”
艺术重视“真”。真的感受,真的表达。“真”的作品往往是能打动人的。玉之美在于温润人心,玉之德也在于温润人心。玉雕作品传达的不仅仅是玉雕表面的温润,更应该是透过材质温润人的心灵。人知玉,玉也承载着人的情感,人玉两相知!谈及未来,林建新坦言:“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得到外界的青睐与认可。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希望这位坚持自己的艺术家可以带给我们更多优秀作品。
主要成果
2010年作品,《女娲补天》荣获玉满乾杯奖铜奖。
2014年创办《新兴艺术》工作室,同年作品,《阿诗玛》荣获百花奖。
2016年作品达《达摩》荣获神功奖金奖,天工奖优秀奖,又经玉雕协会颁发特色创意工作室,同年荣获中国玉雕艺术大师称号。
2018年作品,《涅磐重生》荣获彩云杯奖,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