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钟志民主动退学,南京大学不同意,周恩来特批建议退学

雾隐青山绘心语 2025-02-19 16:27:41

1974年1月18号,《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南京大学学生的退学申请,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这个叫钟志民的大学生,老家在江西瑞金,1953年他出生在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家庭里。

爷爷1928年就投身革命了,可惜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杀害了。我爸叫钟学林,他14岁那年就加入了红军,当过红一军团的战士、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还做过山西汀襄支队的政治教导员。后来他又在东北抗日挺进纵队五支队当宣传组织股股长,冀鲁豫军区的骑兵营政委、第一纵队一旅二团的政委,还有十六军后勤部的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兼任过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的政治部副主任、江西省军区干部部部长、29军的政委,以及福州军区政治部的副主任和顾问。1955年,他获得了大校军衔。而这事跟他老爸有关系。钟志民是位军队高层领导人的孩子,他的成长路子和许多干部家庭的子女差不多,中学一毕业就去了农村锻炼,后来参了军,接着又上了大学。但他上了大学后,做法却跟其他人不太一样。

1972年,那时候教育正经历着很大的困难,钟志民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大学。1968年,中学一毕业,钟志民就根据那时候的情况,回到了瑞金县沙洲坝公社的百花园生产队。在那里待了整整三个月后,他实在待不下去了,就靠着老爸的关系,抢占了邻近公社一个年轻农民当兵的名额,就这样参了军。1972年,大学开始让工农兵去上学,钟志民当兵还不到3年,就老给父亲打电话,想办法走了后门,最后成了南京大学政治系的一名解放军学生。

那时候,政治系的主要活儿就是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有毛主席讲的“无产阶级掌权后还要接着革命”的道理。大家伙儿通过到社会上去历练,参与各种行业的革命实践来学习这些东西。从1972年9月成为学生起,钟志民就很少待在学校里上课,他总是和同学们一块儿,先后到南京汽车厂、凤凰山铁矿、还有南京人民广场去实地学习,每次都得待上好几个月呢。1973年5月份,钟志民当时在南京的凤凰山铁矿工作,上面通知了大家,说毛泽东给李庆霖回了封信。李庆霖以前是在福建省莆田市城郊的下林小学当老师的,他亲身经历了上山下乡那会儿的艰难日子,也对那些政策有了自己的思考。到了1972年12月20日,他提起笔来给毛泽东写了封信,诉说心中的不满。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给李庆霖寄了300块钱,还写了封回信给他。给你汇去300元,先解决一下燃眉之急。全国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应该统一筹划处理。

6月10号,全党都收到了这封信,消息自然也就传到了钟志民那里。没过多久,国务院为了全面处理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的工作和生活难题,特地开了个会。到了8月份,中共中央点头同意了国务院提交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情况报告》。报告里头说了,有些中央和地方上的领导,没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事儿当长久之计,办得不太上心。好多下乡的知识青年日子过得挺难,老长时间都没人管。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也是没人关心。更有甚者,个别领导还搞特权,想办法把自家孩子留在城里,或者从农村调回来。关于走后门的问题,中央很久以前就发了通知,明确说了,干部家的孩子和普通工农家庭的孩子应该一视同仁,都得按照招生的规矩来。20岁的钟志民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听到中央关于上山下乡的政策宣传后,心里有了些波澜。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他养成了听从毛主席教导、服从党的安排的好习惯。于是,他萌生了退学的念头,想用这个方式来纠正自己的不足,还计划在回福州看望父母时,跟他们好好商量商量这事儿。

回到家,钟志民跟爸妈说了自己想退学的念头和原因,一番商量后,爸妈答应了,还提议他回老家瞅瞅。钟志民站在他曾经插队的瑞金村庄村口,心里犯怵,没敢迈步进去。想想自己只在这儿待了短短三个月,就托关系去当了兵,心里头总觉得对不起大伙儿。这更让他下定了决心,要退学回去。8月底,钟志民回到了学校,跟系里的老师坦白说,自己是靠关系进的大学,还打算退学。为了表明自己真心想退学,他反复改了好几遍稿子,终于在9月28日那天,向南京大学提交了退学申请。在报告里头,钟志民把自己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个遍,硬是把托关系这事儿拔高到了“选择走哪条路的大问题上”。他觉得,托关系这种做法,就像是老辈儿人留下来的剥削思想尾巴,还有资产阶级那种只想着自己的观念留下的根儿……

钟志民提出了退学申请,这事儿让南京大学挺重视的,他们很快就跟江苏省教育局说了相关情况。11月9号,江苏省教育局在内部发布了一份报告。29号那天,江苏省委书记觉得这种精神挺值得大家学习的,就提议把它印出来让大家看看。不过说到钟志民要不要退学这事儿,江苏省委对钟志民的做法很是赞赏,觉得吧,既然都已经开始上学了,退学也不一定非得现在,完全可以等毕业后再回部队嘛。但是,这份要求退学的申请,让中央的一些相关部门开始关注了。1974年刚开始的时候,国务院负责科教工作的部门在他们内部的杂志上,用《一个要求退学的报告》这个标题,讲了这件事情。周恩来看了这份报告,批示道:“咱们把钟志民的退学申请报告当作教育资料发给江苏各学校学习,可又说钟志民不用真的退学,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让人家说闲话嘛?”国务院科教组后来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改变了之前的立场,同意钟志民退学,让他能够回到部队去。

后来,钟志民的事迹很快就在全国传开了。1月17号,南京大学党委一班人一块儿会见了钟志民。18号,江苏省委的领导以及省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南京大学党委的头头们会见了钟志民。20号,省里的大报发了篇文章,号召大家向钟志民学习。钟学林正在部队进行检查工作,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钟志民的申请报告,他马上拿起电话,给福州军区政治部党委打电话,表示支持自己儿子的决定。20号那天,钟学林两口子又给南京大学党委拍了份电报,说清楚了他们的想法,承认自己以前思想跟不上路线,脑袋里还有些老观念。他们说钟志民做的是思想上的大变动,他们夫妻俩是全力挺儿子的。没过多久,钟志民的做法就成了大家学习的例子,好多地方的学生都开始申请退学……

2月10号,南京大学给钟志民办了个送别会,江苏省委还特地送了他几本书,包括《马恩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另外还有南京大学的校徽。2月12日,钟志民对部队进行了答复。2月19号,南昌的部队办了个送别会,给要退伍的钟志民送行。2月26号,钟志民又回到了他以前待过的江西省瑞金县沙洲坝百花园生产队,再次当起了农民。那之后,钟志民又过得怎么样呢?1977年,钟志民在下乡的村子里当上了生产队长,第二年还升级做了支部书记。他领着村民们一起修水利,挨家挨户讲未来的好日子,最终让村里那两千亩地都能浇上水,再也不用愁老天不下雨没法种地的事儿了。他曾这样说过:“看到老百姓吃得饱饱的,手头也宽裕起来,他们的日子开始好转,这种感觉真的很棒。”之后,他先后担任了瑞金县共青团委副书记、书记,赣州地区共青团委副书记、书记,还有南康县委副书记的职务。

1987年,钟志民被选为江西省在深圳的办事处头头,他的任务是吸引外来投资。这个退伍后深入中国农村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线,好好经历了一番市场经济和国际先进管理知识的熏陶。当第一次请港商吃饭,账单上显示600元时,他整个人都惊呆了。想想以前在农村,几块钱就能吃得美滋滋的,而现在这一顿饭就要600元,真让他大吃一惊……这让钟志民明白,光靠农民种田想发家致富,真的是既难又慢,还是得做生意才有出路。1997年,钟志民决定辞掉工作,开始经商。经过不少坎坷,钟志民进入了燃气行业,当上了一家燃气集团的总经理,这家集团有17家子公司,产业链十分完整。后来每当聊起年轻时的那件事,他依然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没错,不后悔!(来源:从明朝历史看今天)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