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流浪了几千年的民族,犹太人似乎在哪里都不受欢迎,如今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各种挑事,更是让人们对于犹太民族没有好感。
只是对于他们经商的头脑很是敬佩,对于“最聪明的民族”这句称赞也赞成。
很多得知曾经中国也险些被犹太人圈地建国,很是惊恐,好在后来这些计划都破产了,你知道是什么计划吗?是谁阻止了他们呢?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爆发了三次犹太人来华潮。
根据中国社科院曾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讲到第一次来华潮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中东和南亚地区的犹太人趁机进入了中国谋生。
第二次来华潮就是19世纪末,俄国爆发反犹潮,于是在俄国的犹太人纷纷逃到了东北,大部分是在哈尔滨。
第三次则是在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大肆虐杀后,欧洲国家的犹太人纷纷逃离欧洲,很多犹太人逃到了东北和上海。
这三次来华潮主要是逃难来的,但其实犹太人早在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擅长做生意的犹太人就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

元代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写了著名的游记,让更多欧洲人认识到东方有个大国遍地是黄金,地大物博,吸引更多犹太人来到中国。
宋朝时大量犹太人来到京城汴京,落地生根,绵延子嗣,直到如今河南开封还有很多犹太人,长着欧洲人的样子,嘴里说着流利的河南话和普通话。
这些是安分守己,但那些逃难来的犹太人却险些在中国境内“建国”成功,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说到日本的“河豚计划”。
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就开始大肆对其国内的犹太人展开屠杀行动,之后他的大军进入其他欧洲国家,对犹太人的政策也并不友好,著名的“水晶之夜”由此而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国家的犹太人纷纷逃离欧洲。

但是对于犹太人的品性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他们在一本名叫《锡安长老议定书》的书中看到,犹太人妄图控制世界金融、操控舆论等言论。
这本书被希特勒大量印刷,作为反犹材料大肆传播,导致很多国人都不敢接受犹太难民,中国算是为数不多的愿意接收他们的国家。
而且1935年苏联势力从东北撤出去后,日本就成了这片土地的实际控制者,为了发展伪满洲国,日本就想到了犹太人。
在他们看来,犹太人虽然有掌权的风险,但他们聪明的头脑也很有诱惑力。
而且犹太人手里往往掌握着大量的财产,尤其是美国的犹太资本,如果能吸引他们到伪满洲国投资,那么战争就对日本更有利。

不过在伪满洲内部,也有人提出反对的声音,表示犹太人太聪明,万一不是日本利用他们,而是被他们反利用怎么办,那就是引狼入室。
这样的观点也有道理,犹太人就像河豚一样,吃着好吃,但有中毒的风险,但最后日本还是决定接收犹太难民,吸引美国的犹太资本到伪满洲投资。
于是大量的犹太难民就来到哈尔滨,这里在一战时就有大量的犹太人迁居,拥有自己的社区领袖,社区里犹太会堂、学校、医院、银行、养老院、目的等一应俱全,将犹太难民安置在这里,就少了很少工作。
不过这个计划在开始执行之前,就遭遇了挫折。

1933年俄罗斯油田人西蒙·开斯普在哈尔滨被绑架并杀害,让居住在东北的犹太人恐慌,纷纷逃到天津和上海。
不仅逃,他们还要宣传东北的环境对犹太人并不友好,让日本人感到很尴尬。不得已日本人邀请有威信的犹太人亲自到东北来感受,还处理了一些对犹太人不公平的事件,才稍微改变犹太人对伪满洲的印象。
之后伪满洲的日本人又举行了三届远东犹太社团代表大会,向全世界的犹太人通报会议情况。
做到这个程度,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快要相信伪满洲的诚意了,结果在1940年日本人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协定》,宣告正式成为军事同盟。
犹太人一看,说话那么好听结果背地里和迫害他们的德国共穿一条裤子,当然就不会到伪满洲了,于是河豚计划宣告破产。

在日本人计划着接收犹太难民安置在东北的时候,国民党内部也在思考如何利用犹太难民来获取美国犹太资本的支持,其中最踊跃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孙科。
其实最开始提出这个设想的是一名犹太牙医,他名叫莫里斯·威廉,是他先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中国是犹太难民的唯一希望”。
爱因斯坦看到信后很是高兴,马上就和当时担任立法院院长的孙科联系,提出了中国接收难民的各种好处。
到1939年时,上海租界已经接收了约2万名犹太难民,孙科一想既然犹太难民已经在中国这么多了,不如借着给犹太难民提供庇护让他们的国家支持民国政府抗击日本。

而且犹太难民在中国定居,也会带来西方的技能、知识和科学,能够帮助中国发展。
于是孙科和云南省主席龙云就主张,在云南划一块地作为“犹太人特区”。
这个提案提出后,国民党内部反对的声音表示:犹太人向来野心勃勃,未来可能要求自治,哪个国家沾上就有风险,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当时纳粹德国还是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方,如果接受犹太难民势必会失去纳粹德国的助力,还会加剧国内资源紧张。
但这些反对的声音很微弱,大部分都是双手赞成,于是孙科就开始制定具体的内容。

特区选定在腾冲、蒙自等地安置10万犹太难民,还拟定了在上海租界的犹太难民和从欧洲逃亡而来的犹太难民进入这个“犹太人特区”的海上路线图。
之后中美媒体上大肆宣扬“云南计划”,大家都以为这件事板上钉钉了,然而此时日本、德国各种阻挠,美国也并没有如他们料想的那样给予援助。
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国民政府根本就无力承担难民迁居的安置费用,而且1940年日本“河豚计划”的失败也让他们看到了前车之鉴。
最主要的是,此时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候,日本已经封锁沿海,让滇缅公路成了国际一条国际通道,国民政府只能先保证物资输送到国内,于是“云南计划”就被搁置了。

虽然这个特区没有建设成功,但中国对于犹太难民的照顾并没有减少多少,中国外交官何凤山给犹太难民签了上千张近2000张“生命签证”也感动了无数人。
但是何凤山的事迹并得到犹太人口口相传,二战后在以色列建国的犹太民族也没有宣扬这位英雄,直到后来他的女儿发现了签证原件,才揭开了这段往事。
如今被犹太人抢走部分国土的巴勒斯坦人,正在被侵略,或许正说明了犹太人为何流浪几千年的原因。

参考信息:
张铁江. 中国东北犹太人研究[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7.10: 54-60 (54-56 西蒙·开斯普)
豆瓣:假如将以色列建在中国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