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关于酒的诗句也数不胜数。李白的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借酒浇愁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将酒作为文化传承或者生活消遣的工具。过度饮酒或酗酒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两名喝酒高手令人乍舌:一人酒桌上喝死八人,另一人身缚铁链戒酒。
喝酒误事不仅“家破”,还致“人亡”
张政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平凡温馨的家庭中,父亲努力工作,母亲勤俭持家,一切都正常有序且温馨。逐渐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张政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接触各种酒类,接触到酒精之后,发现酒精给人带来的刺激感非常明显,逐渐沉迷在酒精给精神带来的刺激当中,一步一步走上了酗酒的道路。
一开始张政喝酒,父亲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让张政能够学会喝酒,让酒成为社交上的一把利器,于是父亲在谈生意时,经常会带着张政出去,让张政学习酒桌上的人情世故,只要饮酒上可以控制就会将其变成一种优势,成为拓宽人脉和业务的好工具。
可是张政却因为迷恋白酒的香味和酒精的刺激,经常和别人喝得酩酊大醉,在自己工作的时候也经常为了图一时之快过度饮酒。在进入警局工作之后,张政虽然不经常和父亲出入酒局,但是也会经常和自己的同事出去喝酒,不醉不归。张政的酒量极好,但是他的朋友们却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期的酒精麻醉使得时身体机能严重下降,和张政一起饮酒的八个同事都直接因为饮酒过度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只有张政一人每天还在安然无事的一斤一斤的喝酒,张政的名号也就此传开了。
张政同事的教训使得父母和妻子都不得不为其担心,劝其戒酒。但是张政自以为是,认为自己酒量大,每天这么喝酒不会有什么影响,又一次在醉酒时因为喝酒问题和家人起争执,甚至差点拔出自己随身配备的手枪,最终无法忍受的妻子只能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了这个整日沉浸在酒精麻醉中的丈夫。
铁链加身,只为戒酒
如果说张政是因为喝酒导致妻离子散,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张瑞则是戒酒的典型。张瑞打小懂事听话,从不喝酒,成年后非常努力的工作。但是父亲的意外去世却给这个成熟懂事的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在心中无数的痛苦,愤慨和委屈无处发泄的情况下,他最终只能选择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神经,逃避内心深处的苦楚。张瑞从小和父亲是无话不说的,无论是取得成功,还是遇到疑难问题,张瑞都会第一时间和自己的父亲分享,父亲总是十分温柔体贴,能够给家庭中的孩子们带来温馨。
父亲的去世对于张瑞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为了让自己忘记父亲去世的痛苦,每次都会把自己喝到不省人事。喝酒会耽误正事,喝酒的负面影响也体现在工作中。得知张瑞经常喝酒,老板害怕张瑞酒驾闯祸,借故辞退了张瑞。张瑞至此失去了获得生活收入的工作,变得更痛苦,这种情况下,只有白酒可以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而身为张瑞的妻子,看到张瑞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也束手无策。这样的生活始终不是个办法,失业的张瑞无力维持家庭的开支,还和妻子吵架,妻子带着极度的失望选择和张瑞离婚。
妻子的离开让张瑞有一定程度的警醒,通过几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思考,张瑞决定戒酒,告诉母亲之后,每天都会拿铁链把自己锁在床上,但是尽管用铁链拴住,依然没有办法让张瑞戒除酒瘾,每次酒瘾上来之后,张瑞都没有办法忍住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会想尽一切办法挣脱铁链,出去找酒喝。
结语: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精的麻醉可以解人的千万愁绪,但是一味的靠酒精麻醉自己会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家庭生活也会造成严重影响。饮酒应适度,人要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单纯的通过酒精麻醉自己,没有办法让事情得到解决,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糟糕。
参考资料:《月下独酌·其一》
《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