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经典诵读古诗词《登岳阳楼》

智慧山丘无限 2025-03-21 16:32:41

​​​​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字词注释

岳阳楼:岳阳城的西门楼,下临洞庭湖,烟波浩荡,气象万千。

吴、楚: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和楚国,吴国在洞庭湖之东,楚国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说“吴楚东南坼”。

坼(chè):分开,指洞庭湖把吴、楚两国分为一东一南。

乾坤:天和地。

无一字:没有任何音讯。

有孤舟:指杜甫漂无定所,以船为家。

戎马:指战乱。

关山北:指北部边疆。

凭:靠着。

轩:指栏杆。

涕泗:涕是眼泪,泗是鼻涕。

诗词译文

早就听闻过洞庭湖的盛名,如今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佛在苍茫的湖面上日夜浮动。亲朋好友音讯断绝,年老多病的我如今只能乘着孤舟四处飘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凭栏远望不禁涕泪横流。

特色赏析

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后一直以船为家,四处漂泊。五十七岁时,他到了湖南岳阳,登岳阳楼忧国事、思自己,感慨万端,写此诗。

诗的前四句写登楼所见,后四句写登楼所感。首联破题,水、楼并写,交代登楼是为了观水。从“昔闻”看对洞庭湖仰慕已久,今日登楼以观湖水,遂了多年夙愿,也是一件快事。二联集中写水,赞美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切分吴楚,极言其大;悬浮天地,极言其壮,创造了一个无比雄伟辽阔的境界。从前四句所写景物看,心中有些“喜”意。三联写到自己,突然转向“悲”:“亲朋无一字”,飘然一身,孤苦伶仃,无依无傍;“老病有孤舟”,年既老,又多病,气息奄奄,生命危浅。杜甫在成都时,就患风痹,到夔州又大病一场,右臂偏枯,左耳全聋,牙齿掉了多半,确实百病缠身了。“有孤舟”,这是杜甫的唯一所“有”,这条船还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杜甫是纯而又纯的无产者了。在这种几乎陷于绝地的境况下,杜甫想的是什么呢?“戎马关山北”,他想的依然是国家的安危。据《新唐书》载:“大历三年八月壬戌,吐蕃十万众寇灵武。丁卯,吐蕃尚赞摩二万众寇邻州,京师戒严。”国家又发生战乱,人民又陷入水火,杜甫想到这些不由“凭轩涕泗流”。杜甫至死,也不改其爱国忧民的初衷。

黄生评论这首诗说:“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杜甫登岳阳楼是想散散心,绝不是来哭的,但诗中的感情始时喜继而悲,终则“涕泗流”,他是为国为民而哭。黄生所说“一等相称”,洞庭坼吴楚、浮乾坤,景象的壮阔是一等的;杜甫忧黎民、怀社稷,胸襟的博大也是一等的。

0 阅读:2
智慧山丘无限

智慧山丘无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