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的高等教育版图,终于迎来了新的成员——湖北三峡航空学院!这所航空大学折腾了整整十年,名字改了好几轮,终于在2025年1月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
01
最早在2015年,宜昌市就提出要申办三峡航空学院,湖北省也在2017年正式支持设立。但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上并没有它的名字,学校没能获批。
2019年,投资20亿建设的新校区已经开建,校名从“三峡航空学院”改成了“湖北航空学院”,但依旧没能通过审批。
2021年校区建好了,却只能闲置,甚至一度借给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使用。直到2023年底,湖北省教育厅再次公示“拟设三峡航空学院”,终于在2025年1月正式定名为“湖北三峡航空学院”。
这名字的变化,跟命名规则有很大关系。按照2020年发布的《高等院校命名暂行办法》,只有省属院校才能用“湖北”这样的省级命名,而民办院校如果要用省名,必须加上地级市的名字。
所以最终,“湖北航空学院”不行,“三峡航空学院”也不行,只有“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符合规则,才算是成功获批。
02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位于宜昌市点军区,占地1100亩,最多能容纳1.3万名全日制学生。按照计划,今年9月就要正式招生了,对于湖北省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个新的选择。
跟那些研究型的航空航天高校不同,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定位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主要培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
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很有针对性,包括飞机类、航空发动机类、电子电气类、机械工程类、民航运输类、经济管理类等。可以说,这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管理学科为特色的民办本科院校,目标是成为民办“双一流”本科院校和全国知名航空院校。
03
虽然耽误了十年,但湖北三峡航空学院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这个市场的前景非常可观。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还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意味着低空经济已经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宜昌本身也有很好的条件:政策支持、产业基础、算力支撑、应用实践,这些都能为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04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专业方向明确,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对未来就业会有一定优势。如果你对航空航天领域感兴趣,或者想在这个行业里找到机会,这所学校值得考虑。
也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考虑。作为一所民办院校,学费可能会比公办高校高一些,这对家庭经济状况是个考验。
学校虽然是新建的,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大家选择学校时,除了看专业和未来发展,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落地,不仅仅是宜昌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也让湖北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湖北本就是教育大省,如今再添一所航空类本科院校,将让整个行业更加活跃。